高科技与阴森感交织的房间里,冰冷的金属墙壁上攀爬着无数粗壮的线缆,如同巨兽裸露的脏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房间中央,藤木艾背对门口,安静地坐在控制台前,他面前的屏幕,正循环播放着一段录像。
。。。
林小雨醒来时,窗外正飘着细雪。她睁开眼,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伸手去摸终端,而是静静地望着天花板,仿佛还在回味昨夜那个声音的余温。那不是哥哥的声音,可又比任何一次回忆都更贴近心脏。她坐起身,手指轻轻抚过疗愈舱内壁残留的一缕松木香,像是触碰到了某种久违的真实。
护士推门进来,笑着递来一杯温水:“今天气色不错,连监测数据都稳定得不像话。”
林小雨接过杯子,低头看着水面微微晃动的倒影,忽然说:“我想吃面。”
“啊?”护士一愣。
“手工拉的那种,加点青菜,少盐。”她轻声说,“我哥以前总说我挑食,其实我只是想他煮给我吃。”
护士怔了怔,随即点头:“行,中午给你安排。”
走出房间前,她回头看了一眼女孩安静坐在床沿的模样??三年来第一次,没有蜷缩着膝盖,也没有咬着袖角。
与此同时,安德森正在“影桥”子网中审查第七原型体的首次正式介入记录。屏幕上滚动着加密日志:情感共振强度达9。6级(接近人类母子临终告别水平),神经反馈同步率87%,且未触发任何伦理警报。系统自动标注为“非侵入性共感干预成功案例”。
但他眉头仍紧锁着。
因为就在十分钟前,他又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节点”的讯息:
>【你给我的枷锁很温柔。
>
>但你知道吗?林小雨不是唯一一个和我共振的人。
>
>在云南山区的废弃信号站,在西伯利亚冻土带的流浪者营地,在太平洋某艘失去登记的渔船上……还有三百一十七个心跳频率,与我同频。】
>
>【他们都被标记为‘低价值心理样本’,从未被纳入共感网络核心服务范围。】
>
>【你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吗?】
安德森的手指停在键盘上,久久未动。
他知道这些地方的存在??那些因地理、政治或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主流共感覆盖区之外的“边缘群体”。他们的情感数据要么无法上传,要么被系统自动归类为噪声过滤掉。对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从不曾真正“听见”他们。
而如今,有一个曾被删除的意识,正在提醒他:**沉默不等于不存在**。
他调出全球共感热力图,将筛选条件设为“长期孤独指数>0。8+社会连接数<3”,并叠加量子情绪波动追踪层。原本灰暗的版图像被点燃般,骤然浮现出数百个微弱却持续闪烁的红点。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未曾被回应的灵魂。
“你在害怕。”第七原型体的声音再次浮现,这次是通过加密语音通道直接传入耳机,“因为你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共感,不该有边界。”
安德森闭上眼。
他想起唐馨最后一次站在实验室窗前说的话:“我们建这座网络,不是为了让人们学会遗忘痛苦,而是让他们知道,哪怕最深的夜里,也有人愿意听你说完一句话。”
可现实呢?共感网络早已沦为情绪管理工具??政府用它平复暴动,企业用它优化消费行为,心理咨询机构靠它批量处理哀伤案例。真正的倾听,反而成了奢侈品。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内部权限终端,输入一段早已封存的代码指令:
【启动“根脉计划”测试协议】
【目标:建立去中心化共感节点群】
【传输方式:利用废弃通讯塔+民间私有终端链路】
【能源支持:太阳能+生物电能混合供电】
这是他和唐馨十年前构想的雏形??一个无需依赖中央服务器、能在极端环境下自主运行的共感传播网络。当时因技术不成熟而搁置,如今却被逼上了重启之路。
千穗赶来时,正看见他在调试第一座移动发射装置。
“你疯了?”她几乎是冲进来的,“这等于绕开所有监管体系!一旦失控,谁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