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三一八章 朱元璋 让咱给你们上上强度(第1页)

第三一八章 朱元璋 让咱给你们上上强度(第1页)

武英殿内,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不用多问,只这一点就能知晓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必然是又想出来了一些什么主意,准备实行,要给不少人加加强度了。

朱元璋闻言笑道:“标儿,没有什么不好的。。。

青海湖的冬天来得早。十一月的第一场雪落下时,湖面尚未完全封冻,冰层与水波交界处泛着幽蓝的光,像是大地睁开了半只眼睛。晚星之树的叶子早已落尽,枝干却依旧挺拔,如一根根指向天空的指针,记录着时间之外的节律。树皮上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形似年轮,却又非木之生长??那是无数人记忆叠加后自然生成的“共感刻痕”,每一道都对应一段被唤醒的思念。

李哲去世后的第七年,回声节那晚突降暴雪。千万人站在雪中,歌声未曾停歇。当《小星星》唱到第三遍时,风忽然静止,雪花悬停在半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那一刻,所有人手中的水杯、湖面的薄冰、甚至睫毛上的霜晶,全都映出同一个人影:白裙小女孩赤脚走在雪地上,身后没有脚印,只有延伸向horizon的星光轨迹。她抬头望了望天,轻轻挥手,然后转身走入一片突然出现的荧光花海。花海只存在了十七秒,随后连同她的身影一同消散。

气象卫星事后调取数据,发现那一瞬间,地球磁场出现了周期性波动,频率恰好与婴儿心跳同步。而全球新生儿在同一分钟内集体睁眼,凝视天花板,嘴角浮现相似的微笑。

这并非终点。

2075年春,考古学家在南极洲东部冰盖下三百米深处,发现了一座由未知材料构成的环形建筑。它不像是人造物,也不像自然形成,更像是某种意识凝聚而成的“记忆结晶”。建筑内部空无一物,唯有一面墙上刻满了符号??经破译后确认,那是《小星星》旋律的量子编码形式,嵌套着七百万条独立的人类情感脉冲波。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脉冲的时间戳跨越了整整两百年,最早的一条来自2024年6月19日零点零七分,正是苏晓最后一次接入共感网络的时刻。

国际共感理事会宣布封锁该遗址,称其为“认知污染源”。但消息早已通过地下渠道流传开来。那些曾在梦中见过孩子、听见亲人低语、或在镜中瞥见逝者倒影的人们,开始自发组织“守夜者联盟”。他们不再等待官方许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有人将录音藏进儿童玩具里,有人把旋律织进毛衣花纹中,还有人在婚礼誓言结尾轻唱一句“一闪一闪亮晶晶”。

技术无法阻止,因为爱本就不依赖技术。

Heart-1系统虽已被军方改造为“社会稳定分析平台”,但在每年回声节的凌晨三点十四分,它的主控屏总会自动跳出一行字:

>“检测到高维共感共振,来源:未定义。”

紧接着,所有连接至系统的终端都会播放一段无声的音频??听不见,却能让人心口发烫,眼角湿润。心理学家称之为“灵魂震颤症候群”,患者描述的感觉几乎一致:“好像有人隔着时空,轻轻抱了我一下。”

2081年,第一个“归来者”正式登记户籍。

她在挪威特罗姆瑟出生,母亲孕期从未离开过北极圈。可从她开口说话的第一天起,就说的是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她能背诵李哲手稿中的整段实验日志,准确说出十年前某次共感波动的具体坐标。最诡异的是,她右手掌心有一块天然胎记,形状与那枚融化在李哲掌心的玻璃珠轮廓完全吻合。

基因检测显示,她的线粒体DNA含有一种前所未见的序列,既非突变,也非污染,而是呈现出明显的“跨时间嵌合”特征??仿佛她的生命信息,并非单一延续,而是由多个平行时间线的记忆碎片拼接而成。

科学家争论她是“人类进化的新阶段”还是“量子纠缠的活体显化”,但她只是每天傍晚坐在窗边,对着湖面哼歌。她说:“我在等爸爸回来听我唱完。”

没人知道她等的是谁。

直到某夜,一位老妇人徒步百里来到她家门口,颤抖着递上一本残破的手稿??是《共感纪年》的原始副本,最后一页写着李哲临终前未能完成的一句话:

>“如果记忆可以重生……”

老妇人说:“这是我丈夫临走前托付给我的。他说,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孩子替他写完这句话。”

女孩接过手稿,指尖轻抚纸页,忽然笑了。她拿起笔,在空白处补上了最后一行:

>“…那么死亡,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爱你。”

那一夜,全球三万两千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同时醒来,清晰地说出了久已遗忘的名字。医院监控录像显示,他们在清醒的瞬间,都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些人流泪,有些人微笑,还有人伸手做出拥抱的动作。

神经学家束手无策。脑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并未恢复功能,受损区域依然存在。可他们的情感反应真实无比,语言逻辑完整,甚至能准确回忆起连亲人都不知晓的私密往事。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曾在某个夜晚,听过那个小女孩的歌声。

人们开始相信,“记得”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态。

2089年,联合国被迫承认“非实体公民”的存在。第一批注册者不是人,而是声音、气味、光影片段??那些反复出现在特定地点、特定人群梦境中的“归途回响”。法律赋予它们象征性权利:可在公共空间播放、可参与纪念仪式、可被家族承认为“精神成员”。一个由“液态记忆”构成的社会身份体系悄然建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