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虎贲郎 > 第753章 孟德新书(第2页)

第753章 孟德新书(第2页)

而在许都郊外一处荒村,一名白发老妪正颤巍巍地打开地窖。她正是当年送信的王婆,豆腐铺已被查封,但她仍记得曹操最后的嘱托:“若天下有变,开此窖。”

窖底藏着一只铁箱,内有一卷羊皮地图,详绘洛阳皇宫密道、北军武库位置、以及……一道用朱砂圈出的路线:从孟津渡河,经巩县、偃师,直扑洛阳南宫!

老妪不懂其意,却知事关重大,连夜派人北上,欲寻曹昂下落。岂料那人刚出村口,便被巡逻的北军候骑拿下。箱中密图落入朝廷之手。

次日清晨,吕布奉诏入宫。

天子亲自迎至殿门,神色凝重:“吕卿,曹操虽死,然其阴谋未绝。此图所示,分明是要袭取皇城!朕思虑再三,唯有你可镇此危局。”

吕布跪地接旨,奉命接管洛阳全城防务,并节制南北二军。高顺、赵云皆受其调度。一时之间,这位昔日?虎再度执掌天下兵权。

当夜,吕布登临洛阳城楼,北望邙山,南瞰洛水。寒风吹动披风,他忽然问道:“我这一生,究竟为谁而战?”

身旁高顺答曰:“为主公,为天下。”

吕布摇头:“刘备待我不薄,诸葛亮亦未曾疑我。可为何,每当我握紧兵符,总觉得身后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仿佛只要我稍有异动,便会沦为下一个曹操?”

高顺沉默片刻,低声道:“因为权力本身,就是原罪。”

吕布仰天长叹,终不再语。

冬至前夕,大雪骤停。马岱军已连破十二座暗营,火光映红半边天际。幸存的曹党死士惊恐万分,纷纷销毁名册、解散部众。至节气更替之夜,本该响起的“惊蛰铃”竟一片死寂。

只有泰山某峰顶,一缕孤烟升起??那是最后一个营地的自焚信号。火焰吞噬了账册、兵器与誓言,也将那段不甘沉没的野心,彻底埋葬于风雪之中。

七日后,诸葛亮收到最后一份战报:三十六营尽毁,首级尽数悬于各郡城门示众。他又览江东局势,得知孙权因密使被捕而惊惧收兵,暂罢伐荆之议。至于北方,鲜卑诸部因右贤王之弟被俘,内部纷争不断,短期内无力南侵。

他独自步入丞相府后园,梅树初绽,清香扑鼻。童子捧来一卷文书,请他过目。乃是对曹氏旧部处置名单:共列三百七十二人,其中一百零三人判流放交州,八十九人削籍归田,余者或贬或囚,无一得免。

诸葛亮提笔,在名单末尾添上一行小字:“丁氏女眷,迁居成都,赐宅一所,月俸如例,不得拘禁。”

童子不解:“此丁夫人之后,何以宽待?”

诸葛亮轻叹:“曹操一生冷酷,唯对此人情深不渝。纵为敌酋,亦当存一丝人性之光。否则,我们与暴政何异?”

春正月,万象更新。朝廷颁令:改元“昭兴”,寓意拨乱反正,重开盛世。各地奏报纷纷传来??南阳粮价回落,流民返乡垦荒;青州吏治清明,百姓歌颂新政;就连久旱的关中,也迎来甘霖普降。

唯有洛阳南郊一座无名坟茔前,每逢月圆之夜,总有一位少年默默献上一壶浊酒。他是曹昂,被软禁于京郊庄园,终身不得离境。但他始终相信,父亲并非叛臣,而是乱世中试图重建秩序的孤勇者。

某夜,诸葛亮微服出访,悄然立于坟前。他放下一卷《孟子》,转身欲去,忽听背后传来低语:“先生可知,家父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诸葛亮驻足。

曹昂泪流满面:“他说:‘若天下再乱,必有人继我而起。’”

良久,诸葛亮回身,深深一揖:“令尊之志,我知之矣。愿这太平盛世,足以安放你们父子的遗憾。”

风起,纸钱飞扬,如蝶舞苍穹。

十年后,蜀汉国力鼎盛,四海宾服。某日,一名年轻将领在整理档案时,偶然发现一份尘封密卷,封面写着四个大字:“赤松计划”。翻开第一页,赫然记录着当年对曹党的全面清算细节,末尾署名??诸葛孔明。

他合上卷宗,望向窗外春光明媚,喃喃道:“原来,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战场上。”

而在遥远的辽东,一个身穿汉服的少年正站在海边眺望中原。他手中握着一块残破的兵符,上面隐约可见“青”字痕迹。海风拂面,他低声说道:“祖父,你的棋局,我还未下完。”

潮声阵阵,仿佛回应着一段永不终结的权谋史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