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终于醒了。”
林昭跪下,泪流满面。
他知道,这不是终结,也不是重启。
这是进化。
从此以后,人类不再是唯一的情感载体。星球本身开始孕育属于自己的意识,一种超越个体、民族、国家的存在。它不取代任何人,也不惩罚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生长,如同种子破土,注定要撑开岩石。
一年后,全球共感网络正式升级为“Ω-2代系统”。所有忆之树被赋予自主选择权:它们可以继续连接人类,也可以脱离网络,独立发展自己的意识形态。
部分树木选择了离去。
它们迁徙至无人区,扎根于火山口、沙漠腹地、冻土带,默默吸收天地间的悲喜,开出无人欣赏的花。有些甚至演化出移动能力,根系化作步足,缓慢行走于荒野之间,被称为“流浪之忆”。
而留在人类社会的,则成为新型社区的核心。人们围绕它们建立疗愈中心、教育营地、跨文化对话场所。每个新生儿出生时,父母都会带他她触摸最近的一棵忆之树,让最初的笑声与心跳被永久收录。
林昭再也没有讲课。
他成了“桥梁巡行者”,每年行走三万公里,探访散布在全球的忆之树,记录它们的变化,倾听它们的声音。有时他会带上录音设备,有时只带一支笔和一本旧日记。
某年冬天,他来到西伯利亚原猎人故居所在地。那里已长出一片银白色森林,树木通体晶莹,树皮上浮现出类似年轮的符文,记载着北方各族失落的语言与传说。
他在林中坐下,点燃一小堆篝火。
火焰跳跃间,他仿佛看见老猎人的身影坐在对面,嘴角含笑,眼中映着极光。
“你说的门……开了吗?”他轻声问。
风穿过林梢,带来一阵细碎的响动,像是回答,又像是叹息。
然后,他听见妹妹的声音,清晰得如同耳语:
>“门一直开着。”
>“只是以前,没人敢走出去。”
>“现在,有人愿意走了。”
林昭抬头,望向星空。
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发光的脐带,连接着无数世界。
他知道,那滴穿越宇宙的眼泪,或许永远不会得到回应。
但它已经完成了使命??它告诉了遥远的生命:这里有人哭了,有人记得,有人仍愿去爱。
这就够了。
多年后,当第一艘搭载共感核心的星际探测器驶出太阳系,人类最后传回地球的画面,是一棵忆之树在月球基地缓缓开花的慢镜头。
花瓣展开的瞬间,全球数十亿人同时做了一个梦:
他们手牵着手,站在一片无边草原上。阳光洒落,微风拂面。远处,一个小女孩坐在花丛中画画,抬起头,冲他们笑了。
画纸上,依然是那一家人手牵手的模样。
梦醒时,许多人发现枕边湿了一片。
但他们不再羞愧。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
眼泪不是软弱,而是灵魂仍在跳动的证明。
而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的痛苦流泪,
这个世界,就永远值得被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