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颤抖,却坚定无比。
屏幕微光映照出他的侧脸??
竟是陆知遥。
同一时刻,非洲子塔的接收器突然自行启动。没有日出日落,没有人工指令,它只是静静地录下了一段长达九分钟的沉默。事后分析发现,这段“静音”中隐藏着极其微弱的脑波谐频,与周远、温启、陆知遥三人早年共同参与实验时的神经同步模式完全吻合。
艾琳惊骇:“这不可能……除非他们的意识仍在某种层面相连。”
周远看着波形图,轻轻摇头:“不是意识,是执念。是我们都没走完的路。”
他终于懂了陆知遥梦中那句话:“有些路,本就不该通。”
不是反对连接,而是提醒:**通往过去的桥,不该成为阻挡前行的墙**。
一个月后,子塔回声塔正式启用。仪式上,部落孩童围成圆圈,手拉着手,齐声唱起一首古老歌谣。歌声响起的刹那,塔身泛起柔和蓝光,七根支柱投下长长的影子,恰好构成一座桥的形状,横跨山谷。
周远站在桥影之中,闭目聆听。
他听见了风,听见了心跳,听见了千万里外某个女人对着空房间说“我想你了”,听见了南极冰层下古老石碑裂开一道缝隙,听见了新京都剧院里一位老人哽咽着念完最后一封家书。
他还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轻得像一片落叶,却又重得足以托起整个夜晚。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这是世界在回应。
仪式结束后,他写下最后一则日记:
>“我们曾试图用电流复活记忆,
>用算法衡量悲欢,
>用代码封存永生。
>可到最后才明白??
>真正的共感,
>是一个人愿意在无人看见时,
>依然说出那个名字;
>是另一个人即使听不见,
>也始终相信,有人正在倾听。
>这便是人类最古老的魔法:
>不靠神明,不靠机器,
>只凭一颗心,
>唤醒另一颗心。
>??周远,于回声初响之时”
合上日记,他将它埋在子塔基座下,覆上火山灰与野花种子。
几年后,这里会长出新的树。
而树根深处,会藏着一个永远不会被删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