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角落浮现出一行细小的文字:
>**情感释放峰值达成,替代人格解体完成,共感网络稳定性+12%**
“你看。”温启轻声道,“每一次真正的告别,都会让这个世界多一分清明。”
周远盯着画面,忽然皱眉:“等等……这个增幅……是不是太低了?上次云南那位母亲释怀时,稳定性提升了将近三十个百分点。”
温启神色一凛。
他迅速调出全球节点监控图谱。十七个光点分布在地图之上,大多稳定闪烁,唯有两处异常:一处是西伯利亚北部的废弃矿井节点,信号微弱如将熄的烛火;另一处,则位于南太平洋某座无人岛礁,坐标模糊,却持续释放出一种奇特的低频波动,频率恰好与人类梦境中最深层的θ波共振。
“这不是自然溢出。”温启盯着数据流,“这是人为引导。”
“谁会这么做?”周远问。
“想控制共感网络的人。”温启站起身,走向墙边柜子,取出一个密封金属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通体漆黑的晶石,表面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像是承受过无数次精神冲击。
“这是‘原罪核心’。”他说,“阿婆临终前交给我的最后一件东西??所有未被处理的极端情绪集合体:仇恨、嫉妒、绝望、执念……它本该被永久封存。”
“但它现在……在震动。”周远察觉到空气中细微的嗡鸣。
的确,晶石内部正泛起暗红微光,如同沉睡火山即将苏醒。
“有人在召唤它。”温启将晶石重新封存,放入背包,“而且他们知道怎么唤醒沉睡的记忆体。”
“你是说……那个西伯利亚和太平洋的信号源,在尝试复活‘替代性存在’?”
“不止。”温启眼神锐利,“他们在寻找最初的‘母体原型’??那个在三十年前实验失败时被抹除的意识体。如果让它回归,整个共感网络将不再是疗愈工具,而会变成一场集体幻觉的温床。”
周远脸色发白:“那我们怎么办?切断连接?关闭节点?”
“不行。”温启摇头,“一旦强行中断,所有依赖共感获得安宁的人都会瞬间崩溃。我们必须找到源头,面对面解决。”
“可我们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
温启望向终端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太平洋岛礁的信号波动一次,东京男子的心理咨询记录就会出现一次微妙的数据偏移??仿佛他的情绪正在被远程采样、分析、建模。
“我知道他是谁了。”温启喃喃。
“谁?”
“那个最初提出‘共感网络’构想却被学术界驱逐的男人??林昭明。二十年前,他主张用生物神经链技术实现跨时空情感共享,被视为疯子。后来他失踪了,官方记录说是自杀。”
“但他没死。”周远明白了,“他一直在地下做实验……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推进计划。”
“对。”温启点头,“他认为痛苦不该被疗愈,而应被延续。在他眼里,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背叛。所以他要创造一个永不告别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建立在谎言之上。”
周远忽然想起什么:“等等……阿婆说过一句话:‘桥断了,路还在。’但如果有人根本不想修桥,只想把所有人留在断裂的那一瞬呢?”
“那就是灾难。”温启背上包,“我们得赶在下一个静音日前行动。否则,当全球节点同步共振时,他会借万千未竟之念,重塑自己的‘神国’。”
三天后,一架私人直升机穿越风暴云层,降落在南太平洋某环礁外围。温启和周远穿着防护服踏上沙滩,脚下沙粒泛着诡异的蓝光??那是共生藻类与纳米级情绪传感器混合生长的结果。
岛屿中心矗立着一座半埋于地下的建筑,外形酷似倒置的钟,金属外壳刻满古老符号,与B-03室墙上的炭笔字迹惊人相似。
“这不是现代科技。”周远触摸墙壁,“这些纹路……像是用指甲一点点刻上去的。”
“是祈祷。”温启说,“也是诅咒。”
他们深入内部,发现中央大厅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液态球体,由无数细丝缠绕支撑,内部翻滚着人脸、哭声、笑声、呐喊……全都是来自共感网络的记忆碎片。
而在球体下方,坐着一个瘦削男人,白发披肩,双眼紧闭,耳中插着数十条透明导线,直接接入太阳穴。
林昭明。
他感应到访客,缓缓睁眼,嘴角扬起微笑。
“你们终于来了。”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我已经等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