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竟敢窥探本座真意!”
一声怒吼贯穿神魂,林小凡喷出一口鲜血,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倒飞出去,撞塌半边庙墙。他的双眼瞬间变得浑浊,左眼泛起金光(初圣印记),右眼却是猩红血丝密布(自我意识挣扎)。
两股力量在他体内疯狂撕扯。
“你以为你是第一个想反抗的吗?”那声音冷笑着,“三百年前,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材儿’,天赋不如你,胆子却大得多。他甚至学会了‘借尸还魂’之术,杀了三位金丹护法……可惜啊,最终还是跪在祭坛前,亲手剜出自己的心脏,献给本座。”
林小凡喘息着,嘴角溢血:“那你……为何还要选我?既然都会屈服,何必费这么多功夫?”
“因为……”那声音忽然低沉下来,“只有真正不甘成为‘材’的人,才能承载完整的我。”
这一句话,让林小凡心头剧震。
难道说,初圣并不想要顺从的傀儡,而是渴望一个拥有独立意志、能够挣扎对抗的存在?唯有如此,复活后的“?”才是完整的、鲜活的、超越过去的自己?
这简直荒谬!
可细想之下,却又合乎逻辑。若是纯粹的奴仆,何须耗费百年布局?直接抓个傻子炼化便是。偏偏要筛选“纯净灵魂”、“具备成长潜力”的个体,说明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吞噬,更像是……融合。
“所以你们不是在培养祭品,”林小凡艰难起身,抹去嘴角血迹,“是在寻找一个配得上你的对手。”
无人回应。
绿灯熄灭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凡开始了近乎自虐式的修行。白天伪装正常,参与杂役任务,换取灵药疗伤;夜晚则偷偷修炼《逆蜕诀》,一次次挑战识海中的残念压制。每一次失败都伴随剧烈头痛和短暂失忆,有一次甚至连续昏睡两天,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乱葬岗边缘,手里还攥着半截断骨。
但他坚持了下来。
并且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他对“活着”这件事表现出极度渴望时,初圣的压制便会减弱几分。反之,若流露出绝望或顺从之意,对方的力量就会暴涨。
这说明??
意志力,才是这场博弈的关键!
与此同时,宗门内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接连三名外门弟子失踪,引起了执法堂注意。调查过程中,有人提及曾在深夜看到“绿灯指引”,却被高层迅速压下消息,并警告众人不得议论此事。
林小凡知道,时间不多了。
六十三日倒计时已过去四十七天,还有十六天,就是“归源日”。届时所有入选人材将被集中送往“问心崖”,进行最后的灵魂净化仪式。一旦踏入那片区域,外界干预将完全失效,只剩下一个结果:要么成为容器,要么魂飞魄散。
他必须在这之前,完成一次真正的“逆蜕”。
第八日夜里,他潜入藏经阁禁地,冒着被阵法反噬的风险,翻阅了一卷名为《昔年报应录》的古老卷轴。其中记载了一桩尘封往事:
>三百年前,有一名杂役弟子陈无病,因误食异果导致魂魄异常,被判定为“劣质材”,剔除名单。
>
>然此人后来自学成才,竟以残缺之身创造一门诡异功法,三年内连破数境,直逼元婴。
>
>宗门欲招揽,遭拒。遂派出四位金丹围剿。
>
>战至最后一刻,陈无病引爆全身精血,重创三人,临死前狂笑:“你们永远不懂,当我们这些‘材’开始思考的时候,你们的神,就已经死了!”
林小凡怔住了。
陈无病……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典籍中,却被记在一份内部惩戒档案末尾。更重要的是,此人死后,宗门修改了“人材筛选标准”,新增一条:“需确保目标无强烈自主思维倾向。”
也就是说,他们害怕的从来不是反抗,而是觉醒。
“原来如此……”林小凡眼中燃起火焰,“所谓‘人材’,不只是肉体容器,更是精神饲料!他们需要的是绝对服从的灵魂,而不是会思考的头脑!”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逆蜕诀》真正的核心??不是对抗,而是超越。
你不让我做“材”?好,那我就做一个前所未有的“材”。
不依附,不逃避,不投降,也不盲目复仇。而是以“材”之身,走上一条连初圣都未曾设想的道路。
第十四天傍晚,林小凡主动前往执事殿报名参加“归源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