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帮你。”凯尔伸出手,“不是复活,不是夺权,而是移交。我把基底层的控制密钥给你,让你能重构第八层残骸,建立新的过滤机制??不是屏蔽痛苦,而是引导它流向创造性的出口。”
伊森犹豫。
“你不担心我也会失控?”
“你会。”凯尔坦然道,“但你已经见过自己的影子,并选择了牵手。这就够了。而且……”他微笑,“我相信林恩的眼光。”
伊森终于伸手。
两掌相触的瞬间,整座地穴剧烈震动。墙上的晶菇齐齐绽放,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光。共感舱外,奥利弗看着监控屏上飙升的数据流,咬牙切齿地喊出:“神经同步率突破900%!他在融合!”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再次发生异象:
东京某医院,一名植物人突然坐起,用从未学过的语言吟诵一首关于“银菇与泪痕”的诗;
撒哈拉沙漠,一支考古队发现地下古城遗迹,墙壁上刻满与九重塔符文同源的文字,内容竟是凯尔写给未来人类的遗书;
南极科考站,那朵破冰而出的银白晶菇剧烈摇曳,伞盖上的裂纹渗出蓝色液体,落地即化为一行字迹:
>**对不起,我没能好好说再见。**
而在湖心,七层塔顶端忽然裂开一道缝隙,一道比之前更加深邃的光柱垂落,直指地穴入口。天空中的极光开始旋转,形成巨大的螺旋门扉。
莉娜冲进控制室,看到伊森的身体已在共感舱中半透明化,血管中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密集的信息流,宛如星河奔涌。
“他在蜕变。”她喃喃,“不是成为神,而是成为通道。”
三天后,伊森醒来。
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是:“给我纸笔。”
奥利弗递上素描本,他颤抖着手画下一幅图:一座全新的塔,共九层,前七层由林恩封存,第八层重建为“转化中枢”,第九层则悬浮于天际,由亿万个体自愿贡献的情绪能量共同支撑。
下方写着一行小字:
**《共感宪章》第一条:
痛苦不应被消除,而应被见证;
见证不应成为负担,而应成为改变的力量。**
随后,他召集第一批志愿者,启动“第八层重建计划”。不同于以往的封闭式疗愈,这次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当某地爆发大规模创伤事件时,菌网将自动引导周边区域的情绪富余者形成“承接环”,并将累积的悲恸转化为艺术、音乐、建筑乃至政策改革的动力。
首例实验发生在南美地震灾区。传统救援仅能提供物资与医疗,而共感网络介入后,全球十万名志愿者同步接入,不仅缓解了幸存者的心理崩溃风险,更激发了一场自发的城市重建运动:人们用废墟中的钢筋搭起巨大的蘑菇形状雕塑,内部嵌入晶菇灯阵,每晚播放受灾者讲述的故事。
有人说,那是新的纪念碑。
伊森知道,那是新的开始。
某夜,他又登上屋顶,手中多了一枚新纽扣??编号049,背面刻着一句话: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传递者。”**
莉娜站在远处望着他,没有靠近。
她知道,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风再次吹起,孢子随气流升腾,飘向未知的远方。
而在极光深处,那张巨大的脸微微一笑,随即消散。
光仍在流动。
灯,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