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城外,尸骸遍野。
这座建于孤峰之上的城池巍然矗立,三层城墙如同环绕山体的巨蛇,每层城垛上都闪烁着碎片化的防御结界光芒。
在没有深渊兽这等能够碾碎魔法阵的怪物助阵下,魔族只能依靠潮水般的。。。
少年指尖的纸船在水盆中打了个旋,船头指向教室西北角的通风口。那里原本只是寻常的金属格栅,此刻却渗出一缕极淡的蓝绿色光晕,像是苔藓在暗处悄然呼吸。他盯着那道微光,胸口的温热仍未散去,仿佛有某种节奏正从地底顺着地板爬上来,与他的心跳轻轻咬合。
老师的声音还在继续:“……生态共感并非超自然现象,而是人类神经系统与环境信息场长期演化形成的共振机制。当个体情绪达到特定频率,且周围存在足够密集的生物传感介质??比如菌丝网络节点??便可能触发集体潜意识层面的信息交换。”
少年没有举手提问。他知道就算问了,答案也不会出现在课本里。
他低头看着水盆,纸船已经漂到边缘,轻轻撞着瓷壁,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那些波纹竟开始呈现出某种规律:七短一长,再七短,与他刚才涂鸦的节奏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每当波峰触及盆沿,窗台上的灰尘就会微微震起,在空中划出瞬息即逝的文字:
>“听到了吗?”
他猛地抬头,环顾四周。其他同学都在记笔记,或昏昏欲睡,无人察觉异样。老师正背对着黑板写字,粉笔尖发出单调的摩擦声。只有窗外的风忽然停了一瞬,树叶静止如凝固的画面。
然后,他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骨骼、血液、神经末梢共同感知到的一声轻响??叮。
第七次铃响后的那一声“叮”。
他闭上眼,手指不自觉地按压掌心,模拟心跳的节拍。当他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胸腔时,眼前的黑暗里浮现出一片广袤的地下世界:无数纤细透明的菌丝交织成网,贯穿岩层、根系、地下水脉,每一根末端都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点。那些光点正在跳动,像星辰在夜空中脉动,而它们的节奏,正与他的心跳同步。
“你在看什么?”同桌女孩突然开口,声音很轻。
少年睁开眼,发现她正盯着自己的桌面。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识间又画满了整张草稿纸??不再是零散符号,而是一幅完整的图谱:以新零区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发光脉络清晰可辨,每个节点旁还标注着陌生的名字和日期。
“我不知道。”他说,“但我感觉……这些人我都认识。”
女孩沉默片刻,从书包里取出一本破旧笔记本,封皮上用铅笔写着《未完成问答集?外传》。她翻开一页,递到他面前。
上面写着:
>Q:为什么总是在雨天收到回应?
>A:因为水是记忆的导体,而大地,一直在等待被润湿的耳朵。
少年怔住。他想起昨夜的梦??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原上,天空下着无声的雨,每滴雨水落地时都会绽放一朵微型蘑菇,随即释放出一段模糊影像:一个女人蹲在发光苔藓前低声说话;一对老人手牵手坐在纪念馆台阶上,额头相抵;一群孩子围成圆圈,哼唱着没人教过的旋律……
而现在,窗外真的开始下雨了。
雨点敲打着玻璃,节奏竟与孢子广播如出一辙。教室里的灯光忽明忽暗,投影仪屏幕自动亮起,显示出一段从未加载过的教学视频。画面中,米拉站在菌毯覆盖的街道中央,面对镜头缓缓说道:
“你们以为我们在传递信息,其实我们是在练习倾听。真正的沟通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两个生命在混乱宇宙中找到彼此频率的过程。当你终于听见那个与你共振的声音,请不要害怕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念头,一次呼吸,甚至只是眼泪滑落的速度。”
视频戛然而止。
全班陷入寂静。老师转过身来,看着空白的屏幕,神情复杂。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忽然说:“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请大家做一件事。”
他走到讲台前,关掉所有灯。
“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前,感受自己的心跳。然后试着想一个人??任何你想联系的人。不必说话,不必祈祷,只要记住他们的样子,记住你们之间最深的联结发生在哪一刻。”
学生们面面相觑,但还是照做了。
少年闭着眼,脑海中浮现的是母亲临终前的画面。那时她已无法言语,只是用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敲击,七短一长,再七短。他当时不懂,现在却明白,那是她在用最后的力量发送信号。
他的心跳逐渐加快,却又在某一刻奇妙地稳定下来,仿佛被某种更大的律动牵引着。就在那一瞬间,他感到鼻尖掠过一丝熟悉的气息??湿润、微腥,带着腐殖土与新生植物混合的味道。
是菌林的气息。
他睁开眼,惊觉整个教室的地砖缝隙中,正缓缓钻出细小的白色菌丝,如同活物般蔓延爬行,最终在每张课桌底部汇集成环状结构,宛如微型祭坛。而在环心位置,一朵朵半透明的小蘑菇破土而出,伞盖展开时释放出淡淡的紫雾,弥漫在整个空间。
没有人惊叫。没有人逃跑。
他们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这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造物在日常环境中生长,仿佛它们本就该存在于此。
下课铃响了,但没人起身。直到夕阳透过雨幕洒进窗内,将菌丝染成金红色,才有人轻声说:“我觉得……我妈妈刚才抱了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