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
紧接着,整片菌林同时释放孢子,如星尘般飘起,在空中划出奇异轨迹,组成一个短暂存在的符号??
那不是文字,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动态结构**,类似分形生长的过程,中心不断分裂又聚合,永不停歇。
“这是……答案?”少年问。
“不。”米拉摇头,“这是邀请。”
他们相视一眼,同时伸出手,任由孢子落在掌心。没有灼烧感,没有幻觉侵袭,只有一种深切的熟悉,仿佛触摸到了童年遗忘的记忆。
当晚,他们做了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行走在一条无限延伸的走廊,两侧是无数扇门。每一扇都半开,透出不同世界的光影:战火纷飞的城市、漂浮在空中的岛屿、深海下的水晶宫殿、燃烧的图书馆……
但他们没有推开任何一扇门。
他们在每一扇门前停留片刻,看里面的故事上演,然后继续前行。
直到走廊尽头,出现一面镜子。
镜中没有他们的脸,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平原,远处矗立着那扇熟悉的门。阳光洒落,风吹衣角,许多人手牵着手,静静等待。
镜面突然波动,传来一句话:
>“你们不必进来。
>只需记住,这里始终为你敞开。”
梦醒时,天还未亮。
他们发现手中紧握的读取器屏幕上,自动保存了一段新数据。不是音频,不是视频,而是一串无法解析的代码流,结尾附带一行备注:
>【输入方式:心跳同步率≥85%】
>【适用对象:双人及以上协作情境】
>【功能描述:未知】
---
三个月后,第一届“无题大会”在旧时代档案馆遗址召开。
这不是官方会议,也没有议程。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走上讲台,说出一个问题。不提供解答,不允许反驳,只需被听见。
第一天,有人问:“如果自由意味着永远无法确定对错,我还愿意承担吗?”
第二天,一个女孩说:“我梦见我自己杀了另一个人,可醒来却发现那人真实存在。这算是预知,还是罪恶的开端?”
第三天,一位老人讲述他如何在临终前与已故妻子“对话”??不是幻觉,而是通过孙女口中说出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秘密。
越来越多的人声称经历了“跨意识片段共享”。科学家称之为“神经共感溢出”,民间则开始流传新的谚语:
>“当你真正倾听一个人时,你也在修复整个世界。”
凯洛斯也去了。他在黄昏时走上台,全场安静。
他说:“我曾经掌权,也曾经反抗权力。我以为最大的勇气是推翻暴政。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挑战,是面对一个没有暴君的世界,依然保持质疑。”
他顿了顿,看向台下无数双眼睛。
“今天我想问:当我们不再需要英雄时,普通人该如何生活?”
没人回答。但第二天清晨,场馆外的土地上,一夜之间长满了发光蘑菇,排列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
莉娜完成了《未完成问答集》的第一百页。
她在最后写道:
>Q:如果你的声音终将被遗忘,为什么还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