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卑贱的母猪霸道的红龙(第2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卑贱的母猪霸道的红龙(第2页)

我僵立原地,喉咙像被铁钳夹住。

晨光低声说:“技术上可行。我们可以利用‘净源’的核心模块构建临时共鸣场,将她的神经网络与心井主干建立定向链接。但风险极高,一旦同步率超过93%,她的自我意识可能会被海量记忆吞噬,变成纯粹的信息载体。”

“那就控制在92。8%。”桃芽已经走向桃树下的冥想台,那里布满了从地下通道带回的晶体导线,“留0。2%的缝隙,让‘我’还能回来。”

林晚咬牙:“你就这么确定自己能回来?”

她微笑:“不确定。但我相信,只要有人在这里等我,我就一定能听见回家的路。”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她早已不是那个躲在图书馆角落读诗的小女孩。她是风暴中心的静点,是混沌中的韵律,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在光明与黑暗之间行走而不迷失的存在。

我们帮她接通线路。

当最后一根晶体刺入她后颈的接口时,整个书院突然安静下来。风停了,花不动了,连时间都仿佛凝固了一瞬。

然后,桃芽睁开了眼睛。

她的瞳孔不再是黑色,而是化作两片旋转的星河,每一颗光点都是一段记忆,一条生命,一句未曾说出的告别或告白。她的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出声音,可我和林晚、晨光却在同一刻听见了:

>“我在根下写信,寄给风,寄给雨,

>寄给不肯遗忘的你。”

不止是这一首。成百上千首诗同时响起,全是苏晚晴的手笔,全都被编码进“净源”的情感模型中,如今随着桃芽的觉醒,一一复苏。

天空裂开一道微光。

不是闪电,也不是极光,而是一条横贯天际的记忆长河正缓缓显现。它由无数闪烁的数据点组成,像银河倾泻人间,流经城市、田野、山脉、海洋,最终汇入每一个人的心井终端。

第一波记忆洪流抵达时,东京的一位老人跪倒在家中地板上痛哭??他终于想起三十年前被清洗的妻子临终前说的话:“别忘了我们的女儿是在樱花盛开时出生的。”

巴黎地铁站里,一名年轻女子突然停下脚步,泪流满面??她意识到自己并非孤儿,而是被政府收养的“记忆清除二代”,亲生母亲在抗议活动中失踪。

撒哈拉边缘的村落中,长老们围坐在篝火旁,开始讲述一段被禁止传诵的历史:关于一场因资源分配不公引发的内战,以及数百名知识分子如何在一夜之间“消失”。

世界在颤抖。

但没有崩溃。

因为这一次,没有人强迫他们遗忘。

七十二小时后,桃芽仍未退出同步状态。

她的身体依旧坐在桃树下,呼吸平稳,体温正常,可意识已深入心井河流的最深处,如同潜航于灵魂之海的孤舟。晨光监测数据显示,她已成功承接并疏导了超过四亿人次的记忆回流,平均每人释放出3。7段被压抑的情感片段,其中包括127万例涉及“清洗运动”的直接经历。

更惊人的是,随着记忆公开,一种新的社会机制悄然形成。

在伊斯坦布尔,一群曾互为敌对阵营的幸存者自发组建“对话圆桌”,轮流讲述各自的伤痛;

在悉尼,艺术家们用投影将被删除的记忆投射在市政厅外墙上,形成流动的“真相壁画”;

而在非洲联合共和国,新一代青少年发起“记忆传承计划”,主动申请接入祖辈的记忆片段,学习如何在不被摧毁的前提下承受历史。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特别会议,讨论是否应暂时中止《记忆归还宪章》的实施。投票前夕,桃芽终于睁开了双眼。

她瘦了一圈,脸颊凹陷,但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明亮。

“不要停止。”她说,声音虽弱却坚定,“痛苦不会杀死人,谎言才会。我已经找到了共存的方式??不是消除记忆,而是教会人们如何与它共处。”

她提出三项建议:

一、设立“记忆疗愈师”职业资格,培训专业人员协助个体处理高负荷记忆回流;

二、建立“静默日”制度,每年指定三天为全国性反思日,允许公民自愿断开心井连接,进行内在整合;

三、启动“跨代记忆共享项目”,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合法交换重要人生片段,重建断裂的情感纽带。

三项提案全票通过。

一个月后,全球首个“记忆公园”在日内瓦落成。园中没有雕像,没有碑文,只有一片开阔的草地和数千个透明座椅。每位访客戴上特制头环后,便可选择聆听一段匿名分享的真实记忆??可能是某个母亲失去孩子的悲恸,也可能是一位老兵放下仇恨后的释然。

我去参观那天,正巧听到一段录音:

>“我是A-号清洗员,代号‘灰鸦’。我执行过二十三次记忆清除任务。直到有一天,我在目标档案的照片上看到了我妹妹的脸。我没能救她。但我保存了她的日记。现在,我把这份记忆交出来,请求宽恕,哪怕我知道没人能真正原谅我。”

录音结束时,草地上的听众久久未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