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元始法则 > 第七百一十八章 北湖晚洲(第1页)

第七百一十八章 北湖晚洲(第1页)

李唯一在车内坐下后,打开柳田晨给的狼独荒原三十六州各大势力的分布图,详细记录了十二座千万势力,两大盗军,三十六城城主府……以及,所有超然和大长生的信息,大小势力倾轧角逐,混乱不堪。

他陷入长时间。。。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话原本是金海古在学宫讲辩理阁时随口所说,如今却像是应验在了他自己身上。

那日他离去后,元启学宫并未因他的缺席而陷入混乱,反倒如春水解冻,奔流愈急。陈知微接掌“问道堂”主讲之位,虽年岁尚轻,言辞却沉稳如古井无波。他不立门户,不收门徒,只设一席于桃树之下,凡有疑问者皆可前来对坐论道。有人问他:“金先生去了哪里?”他答:“他走出了故事,好让我们的故事能真正开始。”众人不解,唯有舞红绫听罢一笑,似懂非懂,却又全然明白。

清明之后,天象再变。

不是雷鸣电闪,也不是星轨偏移,而是夜空中忽然多出了一颗星??它不在任何古籍记载的星图之中,颜色微金,光芒柔和,每至子时便悄然浮现,悬于北方天际,仿佛守望人间的一只眼。卢景夜观星象,以残鉴感应天地脉动,良久不语,终叹道:“这不是星辰……是‘钥匙’的投影。”

莫断风闻讯赶来,斧刃拄地,眉头紧锁:“你是说,那枚落入金海古手中的金色钥匙,并未消失,而是升入了星空?”

“或许从一开始,它就不属于大地。”卢景轻声道,“它是某种‘回应’的坐标,是当人心中信念凝聚到极致时,法则自动映照出的光点。”

话音未落,南疆传来急报:九族祭祀之地的壁画再度变化,原本静止的“启明祖师”背影竟缓缓转过身来,面容模糊,但手中《地书》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本空白册页。更有目击者称,每逢月圆之夜,那画像双唇微启,似在低语,听不清内容,唯有一字余音绕梁??**信**。

与此同时,西洲七阁内部纷争加剧。三阁坚持将“元始”定义为至高统治权,欲借“待裁决者”之名发动诸域公审,召集万法修士共议“正统”;另四阁则援引《尘光录》与“守门人誓词”,主张“元始即自由意志”,反对任何形式的神化与集权。一场思想之战,在典籍之间悄然打响。

而最令人震惊的消息,来自极北冰原。

陈知微当年出生的小村落,一夜之间被冰雪吞噬,地面塌陷成巨大深渊,深不见底。可就在废墟中央,竟升起一座通体由晶石构筑的塔楼,高千丈,通体透明,内里似有无数光影流转,宛如封存着千万人的记忆。当地幸存者描述,曾见一名赤脚少年走入其中,身影消散前回头一笑,正是陈知微的模样。

舞红绫得知此事,久久伫立于桃林深处,手中针线早已停下。她望着满树繁花,喃喃道:“你们都走了,留下我这个老太婆看春天。”

话音刚落,风起。

一片桃花飘落肩头,旋即化作一道微光,渗入她的掌心。她猛然一震,眼中竟浮现出一段陌生画面??

一间昏暗密室,墙上挂满铜镜,每一面镜中都映出不同年代的面孔:有披甲执剑的将军,有焚香抄经的僧人,有赤足奔跑的孩童,还有一名女子,穿着粗布衣裳,正低头缝补一件婴儿衣。那女子抬起头来,赫然是她自己。

一个声音响起,不属男女,不分古今:

>“你也是持钥者之一。”

>

>“不是因为你守护了谁,而是因为你始终愿意相信??一个人可以变好,一个世界可以改变。”

>

>“这一世,你选择了爱,而非恐惧。”

画面戛然而止。

舞红绫跌坐在地,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为何金海古临走前会说“八年,已经比我梦里的日子长得多”。原来在他心中,早就不止一次经历过失去,不止一次走过离别。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前世轮回、因果纠缠,全都藏在那一句轻描淡写的温柔里。

她擦干眼泪,起身走进禁地。

那里,金家祖祠幸存的半卷《家训》静静躺在玉匣之中。她从未细读,只知其上写着“严律束己,威仪治族”八字。可此刻靠近,书页竟自行翻动,显露出隐藏夹层中的真文:

>“家之根本,不在血脉,而在共情。

>若子弟困苦而不援,弱小呼救而不应,纵有万贯遗产,亦不过孤坟一座。

>吾金氏若忘此训,则门庭必衰,天理不容。”

她怔住。

原来金家并非天生冷酷,而是后来者篡改了祖训,将温情抹去,只留铁律。难怪金沧溟当年宁死不愿继承家主之位??他看到的,是整个家族灵魂的腐朽。

她取出笔墨,亲手将真文誊抄七份,命人送往七阁、九族、幽冥谷、东海龙宫,附言一句:“这是你们要的‘正统’,看看它长什么样。”

半月后,西洲三阁联名致歉,宣布废除“待裁决者”决议,并开放藏书楼供天下学子自由研读。四阁则联合发起“百家问源”运动,邀请各族代表齐聚元启学宫,共修一部《新世典》??不载功过,不论尊卑,唯记每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黑暗中点燃微光。

陈知微自晶塔归来,已是三年之后。

他瘦得脱形,双眼却亮如星辰。归来当日,不入学宫,不拜师长,径直走向战碑,在“希望”与“信”二字之下,缓缓跪下,叩首三记。

此后闭关百日,不吃不饮,仅以笔墨为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