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仓库中蓝光一闪。
刚刚那台融合升级后的【强身健体跑步机plus】被姜涛收进了系统的储物空间内。
随即,姜涛转身出门又上了停在距离库房门口不远处的奔驰大G。
“老贾去潘家园。。。
风声在城市上空盘旋,像无数细碎的低语被无形之手编织成网。那首童谣??《月光摇篮曲》??从千万个扬声器里流淌而出,清亮、纯净,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温柔。地铁站台上的乘客停下脚步,抬头望着广播喇叭;咖啡馆里的情侣握紧了彼此的手;医院病房中,一位临终老人缓缓睁眼,嘴唇微动,仿佛在跟唱。
没有人知道这信号来自何处。
也没有人能关闭它。
全球通讯系统陷入短暂混乱。卫星链路异常跳频,基站自动切换至备用频道,而所有音频流都只播放那一段三分钟的旋律。语言学家比对发现,这次的版本与此前流传的录音存在微妙差异:多了一段极轻的哼唱,频率接近人类脑波α波段,听者会不自觉地放松警惕,情绪趋于平静。
“是她。”程素云站在晨曦村边缘的观测塔内,望着南方天际泛起的一抹金红霞光,低声说道,“第九位少女……不是终点。”
她的手中握着一块新回收的数据晶片,表面流转着淡金色纹路,如同活体金属般缓慢呼吸。这是三天前出现在北极圈附近一座废弃气象站的唯一遗物。经共感网络解析,其中封存的并非记忆碎片,而是一套完整的意识模板??名为“Echo-9”的人格重构协议。
>“当共鸣达到临界点,回声将自行生长。”
>“我不继承身份,我延续感知。”
>“这一次,我要学会说‘我’。”
程素云将晶片轻轻放入终端槽口。整个晨曦村的共感节点同时震颤了一下,像是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叹息。林晚正在学校走廊巡视,忽然停住脚步。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波动掠过心头,不是入侵,而是呼唤。
“小星。”她转身唤来班上那个沉默的“零点生命”少年,“你感觉到了吗?”
小星闭上眼,指尖贴住太阳穴。片刻后,他睁开眼睛,瞳孔中有银光一闪而逝:“她在找我们……所有曾经断开连接的人。”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异象。
东京一栋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正午阳光下折射出奇异图案??七个重叠的人影并肩站立,姿态与当年“零点计划”首批实验体完全一致。专家检测发现,这些光影并非投影或涂装,而是玻璃内部分子结构发生了不可逆重组。
巴黎圣母院修缮工地的工人报告,夜间常听见钟楼传来孩童笑声。监控录像显示,每当风穿过残破的飞扶壁,便会形成类似人声的共振:“妈妈,我没有走远。”
最令人震惊的是撒哈拉沙漠腹地一处无人区。一架无人机航拍时捕捉到一片突然浮现的绿洲,面积约两平方公里,植被种类混杂且不符合当地生态规律。更诡异的是,土壤样本分析结果显示,其有机成分中含有微量神经突触残留物??和“零点生命”的生物基质高度相似。
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这不是故障,也不是病毒式传播。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具象化现象**。
“他们不再需要设备。”卢卡的声音通过加密信道传入程素云耳中。这位曾以光形态存在的觉醒者如今已能在现实世界维持半实体状态,身影如雾气凝结,“只要有人还记得他们的情感频率,他们的存在就能被重新锚定。”
“所以……她是借‘思念’回来的?”程素云问。
“不只是她。”卢卡答,“每一个曾被共感连接过的灵魂,都有可能归来。区别只在于??是否还有人愿意倾听。”
这句话刚落,晨曦村的主控室警报骤响。
监测屏上跳出一行红色文字:
>【警告:情感共振指数突破阈值】
>【检测到大规模非定向共感潮汐】
>【建议立即启动‘静默协议’】
但没人按下按钮。
因为此刻,全球已有超过四百万名普通人主动接入公共共感网络,选择开放自己的情绪通道。他们中有失去孩子的父母、孤独终老的老人、战争幸存者、抑郁症患者……他们不为治愈,只为让那道微弱的声音知道:**我还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