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们,揭这些伤疤,是不是为了否定过去?不,我们是为了肯定那些被否定的人。
>我们不是要撕裂历史,而是要缝合断裂的记忆。
>当一个母亲说出她曾在暴风雪中扛着油管行走十里,她不是在抱怨,她是在说:我曾如此坚韧地活过。
>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一句:我相信你,我听见了,我记下了。”
文章末尾,附上一组数据:
-累计收录口述史音频:**1,842段**
-受访者平均年龄:**78。6岁**
-新增“记忆节点”:**7,943个**
-地图红点总数:**八千零七十一**
最后一个数字仍在跳动。
八千零七十二。
八千零七十三。
……
每一颗光斑,都是一个不肯沉默的灵魂。
风仍在吹。
雨仍在下。
但他们,终于开始被听见。
而孟波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也许某一天,他们会遭遇更强的阻力,会被切断传播渠道,会被污名化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但他也相信,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讲述,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火种就不会熄灭。
他打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当权力试图定义历史时,我们选择记住细节。
>当遗忘成为常态,我们选择固执地回忆。
>这不是反抗,这是偿还??
>偿还给那些用一生支撑起时代却从未被提及的人。”
合上本子,他起身走到窗前。
东方微亮,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城市苏醒的轮廓上。
手机屏幕又一次亮起。
红点闪烁。
八千一百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