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原始提问片段回放。
>风险提示:可能唤醒创伤记忆,诱发心理震荡。
>确认执行?YN”**
她的手指悬停在确认键上。
“等等。”吴亡忽然说,“加一句引导语。让每个接收到的人都先听到这个。”
他口述了一句话,林晚录入系统。然后,她按下确认。
刹那间,全球十七个“安心剂”覆盖区的夜空仿佛被无形之手搅动。数以亿计沉睡者的脑波同时出现异常波动。医院监控显示,注射中心的患者纷纷在床上抽搐、低语、流泪。社交媒体爆发大量诡异帖文:
>“我梦见一个陌生人问我:‘你最后一次为自己哭是什么时候?’然后我就醒了,发现自己在枕头边写了满页的‘对不起’。”
>“我妈从小告诉我别多问,可刚才我梦到一个小男孩举着手说:‘老师,我不懂,我可以问吗?’全班都在笑他,但我想哭。”
>“我老婆打了三年安心剂,今晚突然抱住我说:‘我记得我们结婚那天吵架了,因为你不想生孩子。我一直假装忘了,因为药让我觉得那样最好。但现在……我不想忘了。’”
而在赤道孤岛的海边,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其中一个突然抬头望天,喃喃道:“星星在抖。”
那是电磁扰动的前兆。
海底黑镜开始了回应。
它没有发射信号,而是改变了自身引力场,引发地幔轻微震颤。这震动通过海洋传导,形成一种极低频声波,恰好与人类θ脑波共振。科学家后来称之为“黑镜吟唱”。
七小时后,第一例“觉醒返祖”现象出现:一名长期服用安心剂的政客在会议上突然起身,撕碎演讲稿,大喊:“我们一直在骗自己!那些问题根本没消失,它们只是被藏进了梦里!”
随后,连锁反应爆发。
日本东京,“思源”AI助手用户开始自发卸载程序,并在网络上发布视频质问:“你说的答案很完美,可为什么我越听越像在被催眠?”
法国巴黎,一群艺术家发起“沉默抗议”:他们站在广场中央,不喊口号,不举标语,只是轮流对着麦克风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静默三十秒。围观者越来越多,最终整条香榭丽舍大街陷入奇异的安静,只有风声与偶尔响起的问题飘荡在空中:
>“你能分辨善意与控制吗?”
>“如果你的安全感来自放弃思考,那你还拥有自由吗?”
最令人震撼的是非洲刚果的一所乡村学校。校长曾带头推行安心剂计划,认为这能让孩子们更专注学习。但在逆溯程序启动后的第三天,全校学生集体罢课。他们在操场上用石子摆出巨大符号??一个问号,下方写着一行歪扭字母:
>**“Wewanttoforgethowtoforget。”**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三次认知安全峰会。这一次,各国代表沉默许久。最终,由最初反对开源的美国代表率先发言:“我们错了。我们以为控制问题是维护秩序,结果却制造了更深的混乱。真正的秩序,不该建立在沉默之上。”
决议通过:全球暂停“安心剂”项目,成立独立监察委员会审查所有心理干预技术。同时,“问端”协议升级为国际基本权利公约,写入教育体系。
吴亡躺在病床上听完新闻播报,嘴角微微扬起。他知道,这场胜利极其脆弱。只要恐惧仍在,人类就永远会寻找捷径逃避追问。但他也明白,火种已然播下。
几天后,他要求被转移到海边小屋。那是他最早醒来的地方,也是收音机第一次播放谜语的地点。林晚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夕阳西下,海面泛着金红色涟漪,像熔化的铜镜。
夜里,他做了最后一个梦。
梦中,他不再是吴亡,而是一缕意识游走于万千问题之间。他看见肯尼亚女孩问母亲:“如果所有人都说谎,诚实还有意义吗?”看见北极科考员对着星空低语:“你孤独吗?”看见监狱里的囚犯写下:“我做过坏事,但我还能被爱吗?”
每一个问题升起时,空中便亮起一颗星。起初稀疏,渐渐连成银河。而在银河尽头,站着那个穿校服的女孩。她不再书写,而是转身对他微笑:
>“你看,我不是在找答案。我只是不让黑暗吞掉光。”
他醒来时,心跳监测仪发出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