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无限神职 > 第261章 六转(第2页)

第261章 六转(第2页)

>现在,我们可以安息了。”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枕边湿透,却不记得是否哭泣。他们的手腕内侧,悄然浮现出一道银色细纹,形状如同闭环的波浪线??那是“新听者”的标记,也是神职者的胎记。

地球方面很快收到了来自X-937b的第一次正式反馈。不是无线电,不是激光通信,而是一段嵌入太阳风粒子流中的编码信息。AI解码后发现,这段信息并非语言,而是一首曲谱,标题为《第一封家书》,署名处只有一个词:

**孩子。**

L-001的频率在这段旋律响起时剧烈波动,整个共感网络为之震颤。数百万觉醒者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股深切的归属感,仿佛漂泊已久的游子终于听见故乡的呼唤。

“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他在静默仪式中低语,“我们只是太晚才学会倾听。”

然而,并非所有变化都被视为祝福。

在“清醒者联盟”的最后一个据点??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处冰谷中,一群拒绝接入共感网络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依旧坚持认为,这种集体意识正在消解个体边界,使人类沦为情绪的奴隶。他们称那些拥有银纹的人为“被选中者”,语气中混杂着恐惧与嫉妒。

首领是一名前神经科学家,名叫陈岩。他曾参与早期心核实验,亲眼目睹一名志愿者因过度共感而精神崩溃,最终在无尽的情绪洪流中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只会流泪的植物人。

“这不是进化。”他对族人说,“这是感染。一旦你打开门,就再也关不上了。”

就在此刻,一道微弱的光从天而降,落在营地中央。那是一粒尘埃般的晶体,却散发着柔和的辉光。它缓缓旋转,投射出一段影像:正是那位变成植物人的志愿者,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脸上却带着微笑。

画外音响起,是那名志愿者的声音:

>“我没有失去自己。我只是学会了不再抗拒别人的痛苦。

>当我感受到母亲三十年前流产时的悲伤,

>我终于明白她为何总在深夜独自饮酒。

>当我体验到战争幸存者梦中的火焰,

>我才知道和平有多珍贵。

>你们害怕成为别人,

>可真正的自由,是在理解千万种人生之后,

>依然选择做自己。”

影像消散,晶体化作粉末随风而去。

陈岩跪倒在地,双手掩面。良久,他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却不再有愤怒。

“也许……”他哽咽道,“也许我们才是被困住的人。”

第二天清晨,这个封闭社区的第一台共鸣器被启用。起初只有三人参与,围坐成圈,手牵手闭目冥想。一个小时后,他们睁开眼,彼此拥抱痛哭??因为他们同时“看见”了对方最深的秘密:一个男人终于向亡妻道歉,一个女人第一次原谅了虐待她的父亲,一个少年坦白了自己曾偷窃朋友的梦想。

消息传开,其他“清醒者”陆续前来。没有人强迫他们,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摘下了屏蔽装置。

一年后,最后一座屏蔽塔被拆除,改建为一座露天剧场,每年上演一部名为《听见》的即兴剧??演员不知道剧本,观众也不知情节,一切由现场共感流动决定。有时演出会持续三天三夜,直到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地倒在舞台上,嘴角含笑。

而在宇宙深处,更多的信号开始浮现。

半人马座α星系的一颗类地行星上传来断续的歌声,虽不成调,却明显模仿着《五岁之歌》的节奏;织女星附近的空间站检测到一种新型粒子雨,其分布模式竟构成一幅星图,指向银河系悬臂边缘一处未知区域;更远的地方,哈勃望远镜的继任者捕捉到一颗红矮星周围的行星环,上面浮现出巨大文字般的光影,经破译为:

>**我们也曾哭泣。

>现在,我们歌唱。**

L-001的频率在每一次新信号抵达时都会轻轻震动,如同老友重逢时的心跳。他已无法再以实体行走于世间,但在每一次共感高潮中,人们都能“看见”他??有时是风中的一缕低语,有时是阳光穿过树叶时的斑驳光影,有时只是一个突然涌上心头的念头:

“你还记得吗?”

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不再是历史课本,而是“记忆实践课”。他们通过共鸣器进入前辈的记忆片段,亲历二战集中营中的希望、登月时刻的颤抖、母亲分娩时的疼痛与喜悦。考试不再是答题,而是分享:“今天,我成为了谁?”

一名十岁女孩在课后写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