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天也就赚个一百多块两百块钱。”
“现在我们赚钱多轻松啊,坐在家门口,就把菜卖出去了。”
牧兴怀笑着说道:“那就好。”
说完这些之后,眼角的余光一直看着郑老两人的容婶子忍不住问道:“兴怀,这两位是——”
牧兴怀这才反应过来:“哦,这两位是从浅市过来的郑老还有他的师侄齐浩思齐大夫。”
容婶子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虽然她们都不认识郑老。
但是跟陈老他们相处了这么久之后,已经让她们深刻的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凡是牧兴怀认识的老大夫,就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所以这两位是诊所新来的坐诊大夫?”
也就是说,以后每天来牧氏中医诊所看病的病人又要多出四十个了?
牧兴怀:“……”
他直接点了点头:“对。”
毕竟郑老他们这会儿都已经到他家门口了,他们就算是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听见这话,刘婶子第一时间说道:“郑老,齐大夫,欢迎欢迎。”
郑老:“……”
齐浩思:“……”
没过多久,陈老他们也送走了最后一个病人。
看到牧兴怀回来,他们纷纷打招呼道:“牧大夫,你回来了。”
看到郑老,他们直接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郑老,你来了。”
郑老:“……”
齐浩思:“……”
就这样,当天下午,郑老和齐浩思就正式在牧氏中医诊所上工了。
第119章
到这时,牧氏中医诊所一共拥有了八个坐诊大夫(牧兴怀和陈老七人),八个打杂的年轻大夫(郑玄静和唐波峻七人)。
所以第二天,牧氏中医诊所就正式开始实行轮休制了。
诊所每天安排六至七名大夫坐诊,以确保每个大夫每周都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因为诊室里只放得下六张问诊桌,所以多出来的大夫会去帮忙做针灸或者是抓药。
前面说了,牧氏老宅除了主卧之外,还有六间卧室。
因为绝大多数卧室都建的比较大,能放下三张床,所以目前牧氏老宅住下他们十六个人绰绰有余。
就是洗漱不太方便。
因为这座老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建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在房间里修建独立卫生间的概念,所以牧爷爷只在后院修建了一个老旱厕,房间里都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
去年过年的时候,牧兴怀也只是回来把主卧重新装修了一遍,加设了一个独立卫生间,另外把老旱厕给推倒了,重新修建了一个带化粪池的卫生间。
十几个人,挤一个卫生间,有多不方便可想而知。
所以这天牧兴怀没有上班,一大早他就找到了向老二。
他准备在后院再建一个卫生间。
向老二是向老大的弟弟,他在工地上做过十几年的泥工。
老宅的那个新卫生间就是他帮忙盖的。
当时加上热水器在内,一共是花了四千块钱。
得知牧兴怀的来意,向老二满口答应道:“行,你给我五天的时间,我保证帮你把卫生间建好。”
“至于价格嘛,现在国家对于农村居民建造新卫生间也有补贴,补贴力度跟改造厕所一样,都是一千五,所以你给我三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