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北雄 > 第2092章 功臣(第1页)

第2092章 功臣(第1页)

卫国公府。苏定方和程名振带着几个亲兵,看着卫国公正门之上那龙飞凤舞的匾额,既羡慕又踌躇。两个人都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但不算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也都跟军中上将面对面说过话,苏定方更是曾经侍候在李靖身边。可来到长安,真正见到了,听到了,才知道长安门户的门槛到底有多高。李靖还是晚年发迹,三原李氏原是陇西李氏末支,近十年才算有了兴旺之相,根基上并不稳当。风光个两三代的那可称不得大阀,一般两三代人打下根基,再来个四五代养豪奢尊荣之气,十几代过后若还不衰,那就是成了气候了。即便是鲜卑大阀,也是从五胡十六国的时代一代代苦心经营下来的,并不是占了江山就能成就。…………一群河北人默立于寒风当中,程名振有些心虚的道:“将军,你递了拜帖的吧?”苏定方下意识挺直腰杆,“这是我老师……礼数上怎么能缺了?把心放在肚子里,老师今日一定在家……”程名振暗自翻了个白眼,都过了快一个月了,才来拜访,你们这师生关系我怎么瞧着有点悬呢?其实这还真不怪苏定方怠慢,而是进了长安众人就有点身不由己了。先就是到兵部报备,那会兵部就不用提了,尉迟信被夺职削爵,闭门思过,唐俭犯案,掉了脑袋。屈突通还没到任,李靖暂掌兵部,手忙脚乱是难免的事情。而且苏定方是李靖的学生,赏功的事情闹的纷纷扰扰,苏定方更是其中重点,所以他的身份早已广为人知。李靖为了避嫌,没有亲自见这个学生,只是让兵部的人告知众人论功的细节,让他们有所准备。就这事闹到了现在还没完呢。首先要学各种朝堂礼仪,朝廷准备在腊月底的大朝上,正式宣布赏功诸事。到时候苏定方,程名振,裴行俭三人将代表辽东之战中的有功将士入太极殿面君,仪式感拉满之余,也算是给功大的三个年轻人以最大的荣耀感。同时也是做给其他河北有功将士们看的,朝廷看重军功,不会因为天下承平而有所改变。入朝自然不能随随便便,一切程序都会提前预演,就差告诉你上殿的时候该先迈哪条腿了。而且章程还一直在变动,务求尽善尽美,把苏定方等人折腾的欲仙欲死。可心怀憧憬之下,却又不得不认真对待。裴行俭最为轻松,人家从小受到的教导不是白学的。苏定方和程名振就只能任人摆布,真是应了那句话,不到京师你都不知道规矩有多大,让两人都感觉这更像是给他们的下马威。没人是傻子,更何况是苏定方和程名振这样的人了。朝廷有这个意思吗?那肯定是有的,外面的将领回京述职,张牙舞爪的太多了,在京师吃了大亏的不是一个两个。不如先让他们知道些厉害,把他们在军中养成的威风刹一刹,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这事后来人都熟,古人更熟,不用细说。其次就是吏部,兵部的人轮番上阵,吏部的人主要问的是来历,差点把他们的家谱都掏出来。他们打的是国战,立下的是光宗耀祖的大功,苏定方将将到了能进凌烟阁的地步,家族谱系在朝中要记档。因为事情有点仓促,冬天里消息也来往不便,不然的话这会应该是派人去河北查的,如今只能经由苏定方口述。不清楚的地方,则要到来年再去河北详查补齐缺漏。这和后来的政(和谐)审没什么区别,主打一个追根寻底,其实也能为河北苏氏这一族立世打下基础。出了一位大将军,必定是要惠及家族数代人的。兵部的人就挺有意思,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说赏功的事情,绫罗绸缎,田产庄园,华屋美宅,这些零零碎碎的赏赐都已经定下来了,不怕说。只是苏定方等人最为关注的职位,兵部的人则避而不谈,只说是面君的时候当庭宣告,这个时候说了不妥当。实际上苏定方等人都明白,这就是还没定下来,几个月了,竟然还没结果,让苏定方几个都担了不少心事,唯恐中间生变。裴行俭最近就早出晚归的,不再跟兵部的人拉扯,肯定是在走门路,打探消息。苏定方和程名振没什么人脉,只能听消息,苏定方早就有心去拜见老师,可一直被拖着,根本脱不开身。前些时兵部的人再来,就带了些“外人”来见,那几位态度都很恭敬,苏定方一问,竟然是左右监门卫的下属将官。苏定方心里差不多就有底了,左右监门卫大将军缺职,他的职位总算有了眉目,最可能的就是左右监门卫的大将军之位。只是苏定方稍微一打听,整个人都麻了。左右监门卫是给皇帝看门的,这个他清楚,以后可能出京领兵的机会不多了,他也只是有点心塞。,!可那也是大将军,能卫护在皇帝身边,等日子长了,皇帝知道他苏定方的才能,人品,定会重用于他,将来不会差了。不过等他知道左右监门卫如今都快被羽林卫架到天上去了,他顿时就有点急了,果然如同传言一般,河北人在关西落不得好。好在苏定方性情豁达,不然就这么个状况,他得直接抛下一切顾忌去见李靖。而到了这个时候,苏定方反而沉住了气,只和兵部的人说话。兵部的人见他慢条斯理,说话又很随和,丝毫没有因为年纪轻轻就春风得意,便不把旁人放在眼里的张狂。所以跟苏定方说话时也是知无不言,苏定方打问的是各个卫府的情形,兵部的人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却也不会故意隐瞒,因为那不关他们的事。你要是有能耐自己去把门路走通,谁也不会故意拦着,唐俭刚死知不知道?…………说起来朝廷现在的大将军有九位,实际上则只有七位在任,徐世绩和李年两人都出任了大都护,名义上虽说还是大将军,其实李年早已卸任,徐世绩这边也是早晚的事情。如今朝廷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可大将军不会再兼任他职已是明摆着的事情。其他七位大将军,左御卫大将军尉迟偕回京述职,能不能保住大将军的职位还在两可之间。右骁卫大将军陈圆也是卸任状态,算不上卫府大将军了,他已经领折冲府事,在兵部主导之下,忙着在各处建立折冲府。王智辩和刘敬升两个躺平多年,属于虚领府事。王智辩年纪大了,几次请辞,都被皇帝留任,索性自己直接回家享福去了。刘敬升在洛阳妻妾成群,只去年一年就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女儿。李破听到这个“喜讯”,还跟罗士信等人说,当年没看出来,刘敬升竟然还是个……情种。其实他想说播种机来着,猪都没有姓刘的能生养……刘敬升和罗士信是老交情了,罗士信怕李破认为刘敬升不务正业,把他那个大将军给除了名,赶紧给刘敬升说好话。他根本没搞清楚状况,皇帝最:()北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