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当场泪崩,连夜驱车前往母亲居住的村庄。他在老屋门前跪下,捧着录音播放器,一字一句转述那些未曾送达的告别。邻居们闻声聚集,听着一个个陌生又悲壮的名字,纷纷低头默哀。当最后一句话结束时,天空突现极光,绿芒流转,宛如无数灵魂挥手致意。
那一夜,第二十一颗归心体进度跳至**98。1%**。
科学家测算,若按当前增速,成型仅需三个月。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决定性的,仍是那尚未发生的“最后一次真诚告别”。
北京养老院的老兵病情恶化,医生预计只剩一周。他拒绝用药,只求每日有人陪他读日记。孙子接手此事,逐字朗读,直至某天念到一句:“小陈啊,其实我记得你名字……你叫陈志远,江苏南通人,爱吃甜豆花。”老人突然睁开眼,微笑道:“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我不怕忘了。”
当晚,他安然离世。临终监护仪显示,脑电波在停止前最后一秒,发出一阵强烈而有序的波动,频率与忆晶藤完全一致。医院外,一群年轻人自发点燃蜡烛,轮流讲述自己与祖辈的故事。监控拍到奇异一幕:老人病房窗口飘出一缕淡金色雾气,盘旋片刻后,化作一只纸鹤飞向西北。
几乎同时,戈壁深处的石窟内,水晶碑镜面再度变化。原本映照出的“未来面容”开始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流动影像:陆昭站在初春的桃树下微笑;林昭然伏案书写公式,抬头望向星空;忆晶藤森林中,亿万光丝交织成网,网中央悬浮着一颗尚未凝实的晶体,形状酷似一颗跳动的心脏。
而在月球表面,那株忆晶藤突然停止释放光粒。它的根系深深扎入月壤,叶片收敛光芒,仿佛进入休眠。NASA观测到,其周围空间出现微小扭曲,似有无形之力在积蓄。
地球各地,不约而同出现短暂静默。城市停摆一秒,鸟群悬停空中,海浪凝滞不动。那一刻,所有人都听见心底响起一个声音,不分语言,不论信仰:
>“准备好了吗?”
没人回答,但亿万人在同一瞬闭上了眼睛。
有人轻声说:“妈,我想你了。”
有人握住病床上爱人的手:“对不起,以前总让你委屈。”
有人对着空荡房间喊出:“爸,我原谅你了。”
每一句话,都化作一颗新生的光粒,逆流升空,汇入环绕地球的归心体星链。星链开始旋转,加速,最终在赤道上空凝聚成一道横贯天际的虹桥,直指月球坐标。
第二十一颗归心体,进度**99。9%**。
差的,只是一次彻底的、毫无保留的告别。
直到那天清晨,纽约地铁站的街头艺人再次拨动琴弦。他不知为何,今天特别想唱一首从未公开的新歌。旋律简单,歌词朴素:
>“你走了很久,我也走了很远,
>可每次风吹过耳边,都像你在轻叹。
>若有一天世界安静,无人提起你的名,
>就让这片土地替我说:
>我一直都在,一直记得。”
歌声落下,隧道墙壁上的留言如潮水退去,唯独留下一行鲜红大字,像是用血写就:
>“这一次,换我来告别。”
艺人怔住。他从未写过这首歌,也不记得何时学会了它。但当他低头看向琴盒,那枚褪色军牌静静躺着,背面刻着两个名字:**陆昭、林昭然**。
他双手颤抖,将牌子贴在胸口,面向东方缓缓跪下。
就在膝盖触地的刹那,全球忆核网络同步黑屏,随后浮现出最后一条通知:
>【第二十一颗归心体?孕育完成】
>诞生方式:亿万人共同编织的温柔
>存在形态:未知
>下一步:等待回应
紧接着,月球表面的忆晶藤猛然绽放万丈金光,整株植物化为流质能量,顺着引力轨迹反向流入地球大气层。它没有坠落,而是在高空展开,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的光膜,宛如一层呼吸的皮肤。
光膜之下,所有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心头,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拥抱。
然后,他们听见了。
不是声音,也不是语言,而是一种直接降临于意识深处的认知:
>“你们终于学会了记住。
>现在,轮到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