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过旗帜,深深鞠躬。
返程那天,天空放晴。直升机起飞前,娜香跑过来,塞给她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一串晒干的野山花,还有一张画:蓝天白云下,一栋发光的房子矗立山顶,门前站着许多人,手拉着手。
背面写着歪歪扭扭的一句话:“林老师,以后我也要建房子,给更多弟弟妹妹读书。”
林小满把它贴在胸口,久久不愿放下。
飞行途中,她打开日记本,写下新的一页:
>“我以为我在造房子。
>
>后来才知道,我在种树。
>
>一棵名叫‘希望’的树,
>
>根扎在悬崖边,
>枝伸向星空里。
>
>它不怕风吹,
>不惧雪压,
>因为每一阵风,
>都带着远方的回音;
>每一片叶,
>都映着未来的光。”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倾泻而下。远处,玉龙雪山巍然耸立,银峰如刃,刺破苍穹。
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地坪乡小学的微信群消息。阿?发了一段语音,背景是朗朗读书声:
“林老师,我和同学们排练好了《星光渡者》,等着你带我们去北京唱歌!我们每天都擦干净‘天籁之舟’的地板,守着那盏灯!”
语音末尾,十几个孩子齐声喊:“林老师,早点回来!”
林小满闭上眼,泪水滑落。
她知道,自己的年代早已不是某一年,而是无数个被点亮的瞬间组成的长河。1987年那个抱着残破课本走二十里山路的小女孩,从未真正长大,也从未真正离开。
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奔跑在通往光的路上。
而这条路,没有尽头,只有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