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于放弃控制权!”一名远程连线的同盟高层怒吼,“你会引发社会动荡!”
“也许会。”林远舟平静回答,“但比起让孩子们在谎言中长大,我宁愿赌一次真实。”
阿砾接过话筒:“我们不会取代旧系统,而是重建它。未来的城市,不再用警报提醒‘情绪超标’,而是用歌声提示‘有人需要倾听’;学校不再教授‘情绪管理’,而是开设‘共情对话课’;医院的心理治疗室,将播放陌生人录下的鼓励话语。”
她举起那片铃花结晶:“每一句真话,都将化作星光,照亮另一个人的黑夜。”
直播结束时,极光再次出现。
这次,它拼出的不是“妈妈”,而是一行小字:
**“谢谢你,说了出来。”**
---
夜深,工坊恢复宁静。
阿砾独自回到屋顶,望着满天星河。念念的光芒环绕她身边,温柔如萤火。
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走向窗台。
那只泥鸟依旧立在那里,但在月光下,它的形态似乎发生了微妙变化??陶土表面多了几道天然纹路,像是岁月刻下的皱纹;铜丝翅膀更加完整,甚至能看见关节般的折叠结构;最令人震惊的是,它的眼睛,不再是黑米粒,而是两颗微缩的星核模型,正缓缓流转着淡金色的光。
阿砾蹲下,轻声问:“你一直都能动,对吗?”
泥鸟不动。
但她分明感觉到,有一缕极其微弱的震动,顺着地板传到她的膝盖。
她笑了。“那你为什么不飞?”
风起。
泥鸟缓缓转过头,望向远方的群山。
然后,它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
不是挣扎,不是尝试,而是一种从容的、确认般的动作,仿佛在说:**时机未到,但我已准备好了。**
阿砾望着它,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预感??它不属于这个时代。它是某种更古老意志的化身,是人类最初捏出第一只泥偶时,那份“希望它活过来”的执念本身。
她起身,走向桥接舱。
“念念,帮我记录一段话。”她说,“留给未来的孩子们。”
光点汇聚。
她轻声说:“当你看到这段影像时,或许我们的名字早已被遗忘。但请记住,曾经有一群人,不怕痛,不说谎,敢于在黑暗中唱歌。他们相信,哪怕只有一只泥鸟能飞,春天就还没输。”
远处,朝阳初升。
山巅的回声塔沐浴在金光中,宛如一座通往心灵的圣殿。
而在无人察觉的刹那,泥鸟的影子,在墙上动了。
它展开双翼,振翅欲飞。
只是这一次,没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