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最近很郁闷的奥古斯特开始研究中国了,竟然知道货比三家。
李学武耸了耸肩膀,强调道:“恰恰相反,我是确定访问团其他钢铁工业成员从您这空手而归以后才决定第一个来这的。”
“无奈的选择,对于我,是这样吗?”奥古斯特挑眉打量着李学武问道:“你觉得你吃定我了,对吗?”
“您没得选了。”李学武轻笑着讲道:“钢铁工业企业会参与第一轮筛选,无法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都会被筛掉,有的谈他们早就跟你们谈了。”
他看了看诺大的厂区,顿了顿,这才讲道:“我们中国还有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什么意思?”奥古斯特眯起一只眼睛,疑惑地看着他。
李学武抿着嘴角挑了挑眉毛,道:“意思就是见好就收,别太贪心了。”
“。。。。。。”奥古斯特无语,这人屁话很多啊。
“坦白地讲,电炉我想要,轧机机组技术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李学武同身边的老教授问了一句,摊了摊手,道:“其他轧机技术也可以谈,不过兴趣不大。
“你不用怀疑我的目的,我可以直白地告诉你。”
李学武歪了歪脑袋,讲道:“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我们集团通过合作商从全世界采购了全套先进的冶金设备。”
“这一次过来无非是想查缺补漏,尽可能地完善我们的冶金体系,目标就是这样。”
他点了点对方,强调道:“反过来讲,也许三、五年以后,咱们的形势会倒挂,到时候就是您来我们集团参观考察,交流技术了。”
“您也不希望到时候我像您刚刚这样为难您吧?”
“会有这么一天吗?”奥古斯特有些不信地看着他,道:“我无法想象。”
“咱们拭目以待。”李学武轻笑了一声,道:“我这个人不善于吹牛,否则也不会来到这里了。”
“您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对你们的全套设备不感兴趣?"
他抬了抬眉毛,道:“不是我恶语伤人啊,如果你们的经济发展,或者工业发展还有蓬勃的一面,也不至于邀请我们来技术采购了,对吧?”
说完这么一句,李学武能看得出这位老厂长眼中的坚持,但他也看出了一瞬间消失不见的落寞。
东德的工业和经济体系坍塌以及崩溃不是一瞬间造成的,并不是东西合并以后体制改造影响的,而是早就埋下了祸根。
此时的东德同北朝一样,共同面临着尴尬的窘境,那就是过度依赖经济合作组织,自己的产业不全面。
苏联倒了,东德就倒了,北朝也病危了,要不是有东大鼎力相助,北朝早就垮了。
别的不说,饿也饿死他们了。
世界风云变幻,在两极对立日益变态化的今天,这些附庸区域就是绑在战车上的鸡蛋,随时有破裂的可能。
不一定非得碰撞才会破裂,就是一路的颠簸他们也受不了,东德就是这种状况。
老百姓的生活依靠经济组织的输血看似很好,可工业体系以及经济体系早就被掏空了。
钢铁工业缺少原材料不就是个空架子嘛,李学武都没撕破脸问他们每年等原材料会停工多长时间。
对方所说的产能都是理想状态下,是经济组织持续供应原材料的结果。
这就是国土面积狭窄的悲哀,战略纵深意义不大。
“电炉800万。。。"
“我只能给你100万,我们的钱。”
李学武不等他把话说完,直白地讲道:“我也不要你们那些设备,带回去只是做参考研究罢了。”
他耸了耸肩膀,强调道:“明年我们要实现80万吨铁原料产量,你这5吨的炉子够干啥的。”
“轧机机组没什么技术含量,最多50万,多一分都没得谈,就是这样。”
李学武指了指身边的老教授讲道:“如果你们愿意合作,那我们会留下一部分技术人员在这里继续考察,兴许这些设备我们用不着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