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一声,她拔出腰间细金刻针,利落无声地于石上划字——
景公子启:
若你能破此阵,想必离真相也不远。
空影,就在——观照台。
将你如今所得,一字不遗,告诉他,他会给你一个答案。
写至此处,她忽停笔,眉心微蹙。
良久,才继续镌刻:
至于我……
尚有一事未完,无法同行。
时机一至,自会相见。勿念。
夭夭字。
她收针入怀,神色转淡如烟,转身欲走,忽又停步,回眸望了那红簪一眼,彷佛那簪中仍留他体温与语笑。
山风再起,红簪微颤,似是告别。
她不语、不回头,身形一纵,已隐于林间夜色之中。
残月映照石面,字迹闪光如铁划银钩。这数行轻描淡写的言语,藏着一女子倾尽心力的布局与一段未竟之情。
她不信托付错人,只怕……再无相见之日。
——
不知昏沉了多久,我悠悠转醒。
天地间一片寂静,寒风低吟,吹动草叶簌簌作响。
我隐隐记得自己坠入深谷,似曾与一个怪异之人过招——那人面貌竟与我无异,而后天地颠倒,神识翻涌,再无所觉。
我勉力撑起身子,周遭已非原来的山道,而是一片苍茫古林,山岚弥漫、云气沉沉,如堕梦境未醒。
“这……是哪里?”
我喃喃自语,脚下山石铺陈成道,道旁松柏横斜,颇有人工修整之痕。正茫然之际,忽听身后传来一声低唤:
“景公子?”
那声音清朗如钟,却又带着说不出的沉静与沧桑,似从虚空中传来,直入心神。
我脱口应道:“在下在此。敢问……这是何处?”
那人淡然道:“观照台。”
我心头猛然一震,如梦方醒。
“观照台……”我低声复诵,胸口一股热流涌上,瞬间驱散方才心头之寒。
我转首望去,只见山巅之上,一人负手而立,僧衣飘拂,背光而立,却仿佛整座山的气韵皆聚于他一身。
眉目虽不分明,却似曾相识,令我不敢轻视。
心中某处,如被轻轻拨动。
是他——空影。
此刻,我站在他身前,与他只有一步之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