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家仁拿酒的功夫,她快速地将鱼处理好,菜刀刮鳞的"沙沙"声里,鱼肉眨眼片成了薄纸似的,整整齐齐码在绿荷叶上。
等酒来了,均匀地往上一浇,黄澄澄的酒淹过鱼肉,再加上调料腌制一会,上锅蒸个半炷香即可出锅。
苏家其他人还从未见过这般吃法,苏玉娘忙解释道:“这道菜叫梅子酒浸鲈鱼,用冰镇的梅子酒浸泡鱼片,既能去除鱼腥味,又能增添一丝清甜,蒸好后吃起来鲜嫩爽口,特别适合夏天。”
灶上蒸笼"咕嘟咕嘟"冒白气。
苏二林"哎呀"一声叫唤——那蒸汽混着卤肉香,馋得人直咽口水。他扒着门框眼都直了:“不是说吃金银满堂配小米饭?这蒸的啥好东西?”
"孟掌柜送的野山菌。"苏玉娘揭开笼盖,拳头大的猴头菇吸足了油水,颤巍巍泛着油光。
她用小刀细细刮去猴头菇表面的绒毛,再用温水泡发,挤干水分后切成厚片。
“这猴头菇吸油,得用高汤煨透了才好吃。”苏玉娘从灶台上取下砂锅,放入猴头菇片,加入姜片、葱段和少许盐,用小火慢慢煨炖。
“这道菜叫鲜菌煨猴头,猴头菇营养丰富,滋补养身,用高汤煨制,味道鲜美,最适合给爹娘补补身子。”
苏玉娘掐着腰,还想给孩子们准备个炸鸡新鲜新鲜嘴。
灶膛里的火苗子渐渐熄了,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苏玉娘将最后一道梅子酒浸鲈鱼端上桌,鱼片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酒香,引得众人食指大动。
“开饭了!”苏玉娘招呼一声,孩子们都聚了过来,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到了桌上。
苏老爹乐呵呵地端起酒杯,“今儿个咱苏记卤味开业大吉,多亏了大家一起忙活,来,都动筷子,好好吃!”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
苏二林夹起一片鱼肉塞进嘴里,“小妹,这鱼片也太嫩了!梅子酒的香味儿都渗进去了,一点儿腥味都没有!”
沈氏也夹了片鲈鱼蘸卤汁,入口眼睛就亮了:“这鱼片怎的比豆腐还嫩?”
"冰镇梅子酒把鱼肉肌理都冻酥了。"苏玉娘舀了勺卤汁浇在二嫂碗里,"再上锅蒸,鲜味全锁在里头。"
她说着又往苏家义碗里夹了块炸鸡。
康富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糊不清地说:“姑,这鸡太好吃了,我能吃三大碗饭!”
苏明瑜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比以前吃过的都香!”
苏二林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一边竖起大拇指,“小妹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绝了!”
苏玉娘脸上也满是笑意,“好吃就多吃点,都别客气。”
苏玉娘笑着给张夫子夹了一块鲜菌煨猴头,说道:“夫子,您尝尝这道菜,猴头菇用高汤煨透了,味道鲜美,最适合您这样有学问的人滋补身子。”
张夫子笑着点头,夹起一块猴头菇细细品尝,赞道:“苏掌柜的手艺果然了得,这猴头菇入口即化,鲜香浓郁,真是难得的美味。”
张夫子又抿了口梅子酒,白胡子沾着酒珠子:"家仁的《千字文》能倒背如流,昨儿默《滕王阁序》竟只错三字。"
苏家仁正啃着鸡翅,闻言差点噎住:"先生,我、我。。。"
"别我我我的。"张夫子敲了敲他面前的空碗,"县里明德书院冬月招生,你该去试试。"
"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