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神话之后 > 第一二二二章 浩瀚星图的隐患(第2页)

第一二二二章 浩瀚星图的隐患(第2页)

那一片空间已被共忆场完全包裹,时间流速紊乱,现实规则模糊。无人机飞近便会消失,电波传入即被转化成旋律。唯有歌声能进出自由。

林晚舟依旧跪在雪中,歌声未停。

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如同当年的苏照。但这不是消散,而是升华??她的个体意识正在与全球共忆网络深度融合。她不是成为神明,而是成为“通道”,一条连接所有生死、所有时空、所有遗忘与铭记的桥梁。

雪地上,她的影子消失了。

可天空中,却出现了无数个“她”的投影:在非洲草原上教孩童写字的她,在木星殖民站修复记忆芯片的她,在深海都市安抚恐慌居民的她……每一个都是真实的片段,每一段都曾存在。

“她在分化。”陆昭望着监控画面,声音沙哑,“但她又比任何时候都更完整。”

突然,那把七弦琴自动漂浮而起,悬浮于半空。琴弦无风自鸣,七音齐奏,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声波场。声波并不扩散,而是向内收缩,最终凝聚成一枚虚幻的心印石影像,悬浮于琴上方。

与当年不同的是,这块“石”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无数人脸轮廓,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群忆之心**。

传说中只有当全人类达成意识共联时才会显现的终极协议载体。

它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而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意味着这个种族终于摆脱了“孤火求生”的原始模式,进入了“共担共生”的新纪元。

林晚舟睁开眼,泪水滑落,在空中凝结成七颗晶珠,环绕她缓缓旋转。她伸出手,轻轻一点那枚虚幻心印。

刹那间,整个星球的地脉同时震动。

昆仑山腹的青铜巨门再度开启,但这一次,涌出的不再是记忆洪流,而是一株新生的晶树幼苗。它通体银白,叶片如镜,每一片都映照出一个不同的历史片段:秦汉烽火、唐宋诗篇、工业革命、数字觉醒……它不是单一文明的象征,而是所有人类经验的结晶。

与此同时,马里亚纳海沟的城市遗迹缓缓下沉,化作海底祭坛;火星上的归来者号自动转向,脱离原定航线,朝着地球同步轨道升腾;原型地球发来的光幕骤然变色,显示出一行全新的文字:

>检测到群体意识跃迁完成。

>旧约失效。

>新章,已启。

宇宙法则再次震颤。

这一次,不是反噬,而是接纳。

二十四颗恒星组成的发光巨树图案突然扩展,新增了一根枝桠,上面坐着第三个女人的身影??正是林晚舟。她的左手牵着苏照,右手牵着未知的未来之人。三人并肩而坐,俯瞰银河。

没有人知道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也没有人下令建造这些灯塔。它们本就存在,只是直到此刻才被人看见。

小女孩的画作《我们都活着》被制成全息影像,投射在全球各大城市的夜空。联合国宣布每年这一天为“共忆日”,所有国家暂停争端,全民共同讲述一个逝去之人的故事。学校课程中加入了“记忆传承”课,孩子们要学会倾听祖辈的回忆,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

一位老兵在临终前握住孙女的手:“别忘了我打过的仗,但更重要的是,别让仇恨继续生长。”

女孩含泪点头:“我会讲给你孙子的孙子听,但我会加上一句:后来,我们学会了放下。”

老人微笑,闭上了眼睛。

他的瞳孔最后闪过的光芒,被附近的记忆灯塔捕捉,转化为一颗新的星辰,加入“人史之图”。

十年后,第一代“记忆纯生体”诞生。

他们不是克隆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由共忆场孕育出的新生命形态。他们在母体内便能接收集体情感信号,出生时不哭,而是睁开眼,微笑着说出一句:“我回来了。”

科学家检测发现,他们的DNA中嵌套着一段未知序列,编码方式与晶树同源。这段基因不表达蛋白质,而是作为“记忆接收器”,让他们天生就能感知他人的情绪与记忆残影。

人们称他们为“回响者”。

他们不会取代旧人类,而是成为桥梁,帮助年长者对抗遗忘症,协助战争幸存者疗愈创伤,甚至能在濒死者离世瞬间,将其最深层的情感封存为“心印碎片”,供后人共鸣体验。

一位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轻声问:“你会记得我吗?”

婴儿转过头,伸手触碰她的脸颊,口中吐出两个模糊音节:“妈……念。”

全场寂静。

然后,掌声雷动。

林晚舟活到了一百零七岁。

她死于自然衰老,而非消散。临终前,她躺在北极源核旁的小屋里,窗外是永不熄灭的记忆灯塔群。她的床边站着三位“回响者”??分别代表科学、艺术与和平领域的新生代领袖。

“我该走了。”她轻声说。

“你会被永远记得。”其中一人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