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钟骂轻了!这票房每一分钱都是对历史的亵渎。”
……
总之尽管博海的宣发机器仍在疯狂运转,试图用“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支持国产就是爱国”等大帽子压制批评,甚至雇佣水军刷五星好评,但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冰冷而残酷。
8月16日周六,在排片仅微降至23%的情况下,《南京大屠杀》单日票房暴跌至不足2000万,上座率惨不忍睹。
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已上映月余,排片被挤压至18%,却凭借坚挺的口碑和持续的“自来水”热度,单日竟然井喷5000万,总票房更是直接迈向了48亿大关。
恐怖如斯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突破48亿这个数据真的是让业内都为之震惊。
太特么不可思议了。
星纪元影业内部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兴奋,但林星依旧是不耐其烦的告诉大家一定要克制庆祝,专注长尾,警惕捧杀。
孟艳这个时候也是严格遵循着PlanB的宣发策略,在网上都在讨论着《哪吒》《南京大屠杀》两部电影的时候,星纪元官方却主动将重心转向了影片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动画工业技术突破的幕后揭秘。
同时关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内核也是在当代年轻人中进行一些共鸣。
林星深知,过度强调票房数字不仅容易透支观众热情,更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反噬,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口碑崩盘、博海影视深陷舆论漩涡的敏感时刻。
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的票房走势正如林星、季明等人所忧虑的那样,呈现出断崖式下跌,首日依靠高排片和爱国情绪营销勉强收获的5000万票房,在真实口碑如潮水般涌出后迅速化为泡影,8月16日票房已不足2000万,上座率惨淡。
要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在8月16号单日票房可是井喷到了5000万,这可是已经上映一个半月的电影了,结果却是依旧碾压《南京大屠杀》。
不仅仅如此,《华夏药神》和《权力游戏》都是先后宣布延长上映,而且现在单日票房还有个几百万,已经相当强了。
至于《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却是口碑越来越崩塌。
网络上对其叙事混乱、史实硬伤、价值观偏差的批评铺天盖地,老钟、电影骑马等资深影评人的犀利文章被广泛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本来呢,博海影视试图继续在短视频平台煽动民族情感进行道德绑架式营销,但这反而激起了更多观众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感,斥其“消费国耻”、“侮辱先烈”。
当然了,假如《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真的票房能够强劲也倒罢了,但现在上座率是低的惊人。
影院经理们能够忍得了一时,可忍不了一周了。
于是在面对空荡荡的放映厅和观众忿怒的反馈,不得不大幅削减其排片,将宝贵的场次让给了持续稳健发挥的《哪吒》、《华夏药神》以及口碑尚可的《权力游戏》。
同时,博海影视股价可以说是应声大跌,公司内部一片愁云惨雾。
相比较于博海影视来说,星纪元影业内部可以说是一片欢声笑语。
首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发基本上也到尾声了,其次《华夏药神》早就停止宣发了,现在单纯的全靠口碑。
这几天林星都是在跟韦璐讨论剧本,本来呢,林星是想参演的,但是因为戴安拿了另外一个剧本,这让林星放弃了原本的打算。。
当然,陈生是相当失望的。
他觉得自己是要跟林星进行合作的,结果林星不演了,这不白瞎了嘛?
但林星却是详细的跟陈生讲了这部电影的剧本扎实之处,于是最终韦璐独立执导,陈生+林妙音再加一些新演员来参演。
当然了,林星会客串一下,不过并不会演太多戏。
同时,大洋彼岸传来了最新消息,帕克森团队经过多日的考虑愿意来华夏拍戏。
其实一开始当丁春玲转述了林星的话的时候,帕克森以及他的团队确实是震惊的,但是最后在得知剧本以及华夏日益成熟的工业体系的时候,他们则是终于露出了兴趣。
林星的自信就是源于星纪元这些年的成绩,还有就是西虹市影视基地有着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经过《华夏药神》、《哪吒》锤炼的高效专业团队、以及无可比拟的成本控制能力,他认为一点也不会比好莱坞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