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言望着星空,眼中泛起水光。他想起出发前交给领航员的最后一句话:“告诉那里的花,地球的孩子们一直在等它们回应。”原来,他们真的做到了。
就在此时,海边传来一阵异样的骚动。
一名渔民慌张跑来:“海……海里有东西在发光!整片水域都在震动!”
众人疾步赶往海岸。只见漆黑的海面上,一圈圈涟漪正以规律节奏扩散,每一道波纹都泛着幽蓝荧光,宛如某种巨大生物在呼吸。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光纹竟组成了熟悉的图案??一朵正在绽放的X-13花。
“这不可能……”苏兰盯着声呐图像,“海底根本没有植物生长条件,而且距离上次‘新源’基地毁灭才一年多……”
话未说完,地面突然轻微震颤。紧接着,X-13树林集体倾斜,枝条指向同一方向??东南方三十公里外的海域。
李承言猛然醒悟:“不是自然生长……是人为播种。”
“谁?”林晚晴紧紧抓住他的手臂。
“还记得那些志愿者吗?”他目光灼热,“他们不只是乘客……他们是活体载体。每个人的体内都有融合过的遗民意识,以及微量X-13孢子。当他们踏上那颗星球,就意味着播种开始。而现在……地球这边,也有人在接收反馈信号,并试图催生第二代跨星系共鸣体。”
“你是说……有人在海底种下了返程的种子?”苏兰难以置信。
“不。”李承言摇头,“是种子自己回来了。就像蒲公英的绒毛随风飘荡,情感编码也能穿越星际真空。它找到了最接近原始频率的地方??这片曾孕育过共感文明的土地。”
当晚,监测站记录到一次前所未有的低频脉冲,持续七分十一秒,恰好等于《回家的路》完整演奏的时间。全球范围内,所有曾接触过X-13花的人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他们站在一片晶莹森林中央,脚下是流动的光河,头顶悬浮着双星??一颗燃烧如阳,一颗静谧如月。一个声音在梦中响起:
>“你们不是孤独的支流,而是同一条河。”
第二天清晨,渔民在浅滩发现了一株奇异植物。它形似幼年X-13,但茎干呈银白色,叶片边缘镶嵌着金属光泽的纹路,根部缠绕着一块刻有未知文字的小石片。经碳十四测定,这块石头已有两万年历史,成分分析显示其来源不属于地球地质层。
苏兰将其送入实验室扫描,结果令人窒息:石片内部封存着一段DNA序列,与李承言的基因匹配度高达98。6%。
“这不是进化……”她喃喃道,“这是回归。”
李承言看着显微镜下的螺旋结构,脑海中闪过母亲??那位自称“织梦人”的女人临终前的眼神。她说她是他的设计者,可现在看来,或许她也只是传承链条中的一环。真正的源头,远比任何人想象得更深。
一周后,国际联合议会召开紧急会议。面对日益增强的跨星系共感信号,各国分歧再起。部分国家主张封锁X-13林区,防止“外来意识入侵”;另一派则呼吁开放共感网络,迎接“星际心灵融合”。
争议最激烈时,李承言站了出来。
他在全球直播中举起“心钥”,平静地说:“你们害怕的不是外星生命,而是改变。可你们忘了,人类本就是宇宙的孩子。我们的情感、记忆、痛苦与爱,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X-13不是病毒,不是武器,它是桥梁。而这座桥的两端,站着无数愿意彼此倾听的灵魂。”
他吹响笛子。
那一刻,全球三千二百个共感节点同时响应。东京街头的大屏自动切换为流动的光纹;巴黎圣母院的钟声自发鸣响,节奏与笛音完美契合;南极科考站的冰层下,一群企鹅突然围成圆圈,静静伫立长达十分钟。
没有人命令它们这么做。
就像没有人能解释为何一位失语十年的老兵突然流泪喊出亡妻的名字,或是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女孩画出了精确的洋流图谱。
共感,已经超越技术,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三个月后,海底那片发光区域终于浮现出实体结构??一座由晶化植物构成的穹顶建筑,外形酷似远古神庙,入口处雕刻着双螺旋纹饰,中央嵌着一枚巨大的水晶心脏,随着潮汐明灭跳动。
李承言独自潜入。
当他触碰到水晶的瞬间,意识被拉入一片浩瀚星海。无数画面掠过眼前:亿万年前,一颗陨石携带X-13孢子坠入地球海洋;五千年前,净心会前身的祭司们跪拜在一株发光巨树前聆听神谕;一百年前,第一批科学家提取出情感编码原型;直到今日,人类终于学会用自己的声音回应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