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已就位。”**
她立刻联系军方旧部,查证该雷达站历史。资料显示,它曾隶属于“边军通讯组”,于1985年秘密关闭,官方记录称设备全部销毁。但内部档案角落有一行手写备注:“YN-0524备份终端,保留待命。”
YN-0524??正是陈默那支钢笔的编号。
她猛然醒悟:当年的“折锋计划”根本不止七个据点,而是九个。第八个是移动节点(即云南山村),第九个则是这个隐藏在戈壁中的终极响应系统??一旦八处执笔者达成共识,它将向全球广播一段无法屏蔽的真相信号。
而现在,条件已然满足。
她立即下达指令:“激活YN-0524协议,准备全球播报。”
与此同时,云南山村的生活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流汹涌。许知远注意到,村外小路上出现了几辆无牌越野车,车上人员穿着便装,却佩戴着统一型号的智能耳环??那是“蜂群思维”系统的最新终端设备,可通过微波影响人的情绪判断。他知道,对方已经察觉到这里的异常。
当晚,他召集村民开会。没有隐瞒,也没有煽动,他只是将这些天发生的异象如实讲述,并展示那本手工册子最后浮现的一句话:
>**“选择权,永远属于愿意睁开眼睛的人。”**
老村长沉默许久,最终站起身,撕掉了自家电视的信号接收器。“我儿子死在矿难里,”他说,“他们说是意外。可我知道,是因为他举报了老板行贿。我不敢说,怕连累孙子。但现在……我想试试不说谎。”
这一夜,全村二十三户人家,有十九户拆除了智能家居中枢,切断了与主流信息平台的连接。孩子们自发组织起“纸信队”,用手抄的方式传递消息,避免电子监控。而阿宁,则每天凌晨独自来到梨树下,用那支E-0001-7铅笔抄写叶背铭文,据说她已能完整复述七代宁折者的全部口述史。
第四天清晨,天空骤变。乌云聚集成巨大的螺旋状,中心透出紫光,仿佛苍穹裂开一只眼睛。远处传来低沉轰鸣,一架隐形无人机突破大气层,坠落在昆仑山麓。残骸显示,它搭载的是“蜂群”最高层级的认知压制模块,目标直指云南山村。
许知远立刻意识到:对方要动手了。
他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所有学生带入学校地下室??那里埋藏着林秀兰当年设计的电磁屏蔽舱。舱门关闭前,他对阿宁说:“如果你听见心里有人说话,不要怕,那是我们在未来的声音。”
舱内,孩子们紧紧依偎。许知远打开便携终端,接入影鸦协议核心网,发现程雨眠已将YN-0524的倒计时设定在二十四小时后。届时,无论是否受到干扰,真相广播都将强行启动。
“但我们撑不了那么久。”他低声自语。
话音刚落,地面剧烈震动。监控画面显示,三辆装甲车正强行闯入村庄,车上下来十余名特勤人员,手持高频镇静枪,目标明确??梨树与陶罐。
许知远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他做了一个决定。
他取出那枚来自灰色风衣男子的晶片,插入终端,运行反向逻辑唤醒程序。屏幕上跳出警告:
>【警告:此操作可能导致区域性脑机接口集体紊乱】
>【建议等级:禁止执行】
他按下确认键。
瞬间,方圆五十公里内的所有智能设备同时失控。手机屏幕闪现同一句话:“你最近回避了多少真实?”自动驾驶车辆停驶,智能家居播报起三十年前的新闻联播片段,甚至路边广告牌也开始滚动播放《普罗米修斯计划始末》摘要。
混乱爆发了。
特勤队通讯中断,队员出现短暂认知失调,有人突然跪地痛哭,喊着“我删掉的母亲日记”;有人脱下制服,转身走向村民道歉。带队指挥官试图重启系统,却发现自己的神经植入芯片正反复播放一段童年记忆:五岁的他指着课本问老师:“为什么这里写的和爸爸说的不一样?”
这场“温柔的精神反击”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恰好是上次全球记忆共振的时长。
趁着混乱,许知远带领孩子们从后山撤离。临行前,他回头望了一眼梨树。在漫天纷飞的落叶中,他仿佛看见林秀兰站在树下,身穿旧军装,朝他点头微笑。
他们藏身于一处废弃矿洞。洞壁上残留着上世纪工人刻下的标语:“要饭吃,也要说实话。”许知远点燃一支蜡烛,让每个孩子写下此刻最想告诉世界的一句话。阿宁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