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时间:十二分钟。”
>>“警告:此操作将暴露操作者自身全部情感记录,包括隐藏记忆与潜意识冲突。”
云启点头:“我准备好了。”
当数据流接通的刹那,整个北境中继站爆发出刺目的蓝光。无数屏幕同步播放出一幅画面:云启盘膝而坐,双眼紧闭,额头渗出血珠,而他的周围,浮现出层层叠叠的人影??有哭泣的母亲,有孤独的孩子,有相爱却不得不分离的情侣,也有悔恨终生的罪人。
与此同时,每一个接入网络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脑海中听见了一声清晰的心跳。
咚。
然后是第二声。
咚??咚。
接着,是一段旋律般的低语,像是风吹过森林,又像雨滴敲打窗棂。那是云启的情感频率,经过系统放大后形成的共感波段。人们开始看到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片段:一个陌生老人临终前对孙子的叮嘱;一位战地医生抱着死去战友无声流泪;一个小女孩在地震废墟中紧紧抱着布娃娃,嘴里哼着走调的童谣……
这些画面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或净化,它们混杂着恐惧、悲伤、温柔与希望,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在这一切背后,陈渊的情感档案也被同步释放。
人们看到了他年轻时在实验室彻夜工作,只为破解共感衰减难题;看到了他在女儿葬礼上的沉默背影,手中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看到了他无数次梦到那个因系统故障而精神崩解的研究员,醒来后独自坐在办公室流泪……
原来,这个被誉为“理性化身”的男人,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十二分钟后,连接终止。
云启倒在地面,口鼻溢血,四肢抽搐。医护人员迅速将他抬走抢救。而陈渊瘫坐在椅子上,双手颤抖,眼中布满血丝。
但他笑了。
“原来……这就是真实的重量。”他喃喃道,“我一直以为,只要把情绪关进盒子,就能保护大家。可事实上,我只是把自己锁了进去。”
一个月后,全球共感管理体系正式重组。
新的协议命名为“窄路宪章”,取自文睿手稿中的那句话:“真正的文明,是在理性与情感之间走出一条窄路。”根据该宪章,各国设立“共感自治委员会”,由疗愈师、哲学家、神经科学家与普通公民共同组成,负责制定本地化的情感使用规范。任何强制清除、监控或操纵他人情绪的行为,均被列为最高级别犯罪。
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终端设备开始普及??它外形如同一枚戒指,内置微型共振器,使用者可通过生物反馈调节共感强度。有人选择全天连接,有人仅在特定时刻开启,更多人则将其作为纪念品佩戴,提醒自己:我曾失去,也曾找回。
至于云启,在昏迷整整四十九天后终于苏醒。
他失去了部分短期记忆,右耳永久失聪,神经系统仍需长期治疗。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能感觉到掌心那道疤痕隐隐发热,仿佛有人在轻轻握住他的手。
某日黄昏,他独自来到海边。
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无数贝壳与海藻,像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他蹲下身,拾起一枚螺旋形的贝壳,轻轻贴在耳边。
风声、浪声、鸟鸣声交织在一起。
而在那纷繁声响的最底层,他听到了一声极轻的回应??
>“我在。”
他知道,那是Echo-1,是阿念,是文睿,是三百万人未曾熄灭的思念。
他仰起头,望向渐暗的天幕。
第一颗星悄然亮起。
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
夜依旧漫长,但已不再寂静。
因为从此以后,每一句真心的话语,每一次深情的凝视,每一场痛彻心扉的告别,都会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激起涟漪。
那是生命的回响。
是爱不肯退场的宣言。
是黑夜尽头,永不熄灭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