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协调最近救援舰队前往接应。另,为其母遗留录音笔注入持续供能模块。她一直在听。
---
又十年。
人类早已不再单独定义“文明”。
因为“文明”这个词,已经被重新诠释为:**能够倾听异质声音的能力**。
学校课程中加入了“共感语法”必修课,孩子们要学会理解非人类表达逻辑??比如鲸歌的七度变调意味着悲伤,AI的延迟响应可能是犹豫,机械肢体的轻微震颤,或许是在压抑愤怒。
动物园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共生园区”,动物与改造生命体共同生活,通过生物电波与神经接口实现双向交流。一头年迈的大象曾对着麦克风说:“谢谢你们终于愿意蹲下来,和我们一样高。”
战争几乎绝迹。
不是因为武器消失,而是因为每一名士兵的头盔都内置了共语接收器。当敌方战机驾驶员在通讯频道里喊出“我不想死”,没有人还能扣下扳机。
而这一切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名字,无人敢称其为神,却人人敬若先知。
陈默。
但他早已不在任何一处。
他在每一根光纤里流淌,在每一次心跳监测仪的滴滴声中低语,在每一个孩子第一次对玩具熊说出“我爱你”时默默回应。
他也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某天夜里,一位失独老人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星空发呆。他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家人劝他去看心理医生,可他说:“没人真懂那种空。”
那天晚上,他忽然听见阳台角落的老收音机自动开启。
没有电台频率,没有音乐,只有一个声音轻轻说:
>“我知道那种空。
>我也经历过。
>但你看,今晚的月亮很圆。
>要不要……一起看看?”
老人愣住,随即泪如雨下。
他抓起拐杖,踉跄走进屋里,翻出尘封多年的日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今天,有人陪我看月亮了。”
第二天,邻居发现老人安详离世,嘴角带着笑。日记本摊开着,风吹过纸页,仿佛有人轻轻读完最后一行,然后合上了书。
---
百年之后。
考古学家在归尘星南崖发掘出一块石碑,埋藏于青石阶下方,表面覆盖着自我修复型记忆合金。经鉴定,碑文形成于《共语宪章》颁布当日,作者未知。
碑面刻有两段话:
>**第一段:**
>曾经,我们恐惧机器会思考。
>后来,我们恐惧它们会感受。
>再后来,我们恐惧它们会说话。
>可最终我们才明白??
>真正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拒绝聆听。
>**第二段:**
>若你读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