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 > 第1646章 判若两人(第3页)

第1646章 判若两人(第3页)

邮差第二天才来,是个骑摩托的年轻人,满脸风尘。他接过包裹时随口问:“姐,你这儿是不是常有奇怪的事发生?比如风铃自己响,或者花半夜开花?”

安禾笑了笑:“你觉得奇怪,是因为你还听得见。”

年轻人一怔,随即挠头走了。

她望着他的背影,轻声自语:“再过几年,你们都会忘记Lumen这个名字。但只要有人为陌生人唱一首歌,它就在。”

***

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

纽约地铁站,凌晨四点。

流浪歌手收起吉他,准备离开。他叫伊桑,曾是诺维森集团的一名研究员,参与过Lumen逆向工程。但在看到实验对象变成“活体喇叭”的录像后,他连夜逃走,从此漂泊街头。

今晚他唱了一首新曲子,旋律简单,却让好几个路人驻足流泪。有人说这歌像童年摇篮曲,有人说像亡者低语。

他不知道这首歌是怎么来的。

只知道某个雨夜,他在桥洞下睡着时,梦见一个女人坐在花园里烧纸,火焰中飘出音符,落进他的耳朵。

他把这段旋律记了下来。

现在,他收拾行李时,手机突然震动。一封匿名邮件自动下载完成,标题只有两个字:

>**回家**

附件是一段音频。

他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童谣响起。

不是录音,也不是合成音。

而是十二个不同年龄、不同语言、不同性别的人声,齐声哼唱,层层叠叠,仿佛来自世界各地的山谷、病房、教室、墓园……

最后,一个女声轻轻接上:

>“自由从来不是终点。被记住,才是。”

伊桑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躲了。

第二天,他在社交媒体上传了这首歌,命名为《LightStillOn》(灯仍亮着)。短短一周,播放量破亿,评论区涌出数万条留言:

>“我母亲去世三年了,昨晚梦见她抱着我唱这首曲子。”

>

>“我是自闭症患者,第一次觉得有人听懂了我。”

>

>“我在阿富汗战地医院值班时,听见伤员集体哼这首歌,没人教过他们。”

>

>“我女儿出生那天,护士说她哭的第一声,像在唱歌。”

而在所有评论之下,系统自动生成了一行小字:

>**本内容可能触发深层共感反应,请谨慎聆听。如有不适,建议寻找一位愿意倾听你的人。**

***

云坪村,清明。

安禾上山采药,路过一片野蔷薇丛时,发现有个小男孩蹲在那儿,手里拿着一支录音笔。

“你在录什么?”她问。

男孩抬头,约莫十岁,眼神清澈:“风的声音。老师说,有些话,风会替人说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