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在随后一次与赵振国的单独会面中,在一家南洋风味的咖啡店里,他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
“振国兄,”陈文翰搅拌着杯中的咖啡,“我有一事不明,还望解惑。”他抬眼直视赵振国,“你如此不遗余力,促成家父乃至众多侨胞回乡,究竟所图为何?我看得出来,你并非代表团的核心决策层,级别似乎。。。。。。也并不算高。如此卖力牵线搭桥,难道是为了借此机会,在国内。。。。。。加官进爵,谋个前程?”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
赵振国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低头轻笑了一声。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没有看陈文翰,目光似乎投向了窗外狮城繁华的街景,又仿佛看向了更遥远的时空。
“文翰兄,”他放下茶杯,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与年龄和表面职位不符的深沉与笃定,“你说的那种前程,是好东西,但。。。。。。不是我的追求。”
他转过头,目光清亮地迎上陈文翰探究的视线:
“我图的东西,说起来可能有点大,也有点虚。”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图的是,有朝一日,能看到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工厂,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贴上我们自己的商标,行销全球,而不是只能靠着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赚取那点微薄的辛苦钱;”
“我图的是,有朝一日,咱们自己的技术标准,能成为别人争相遵循的行业规范,而不是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交着昂贵的专利费,受制于人;”
“我图的是,有朝一日,咱们的民族品牌,能在纽约、在巴黎、在东京最繁华的商圈里,占据一席之地,让全世界都心甘情愿地为‘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创新买单;”
他的语气并不激昂,但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石子投入陈文翰的心湖,激起层层波澜。
“要实现这些,靠我一个人,或者靠我们国内目前关起门来的那点家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市场,更需要像陈老先生、像文翰兄你们这样,既懂得国际市场规则,又与我们血脉相连的自己人,一起回来,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
赵振国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无比真诚:
“我是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是我们这个民族重新崛起的机会,也是像陈家这样的家族,将事业拓展到一个更广阔天地、同时回馈桑梓、留下世代美名的历史性时刻。这,才是我真正想‘图’的东西。”
陈文翰彻底愣住了。
赵振国描绘的,是一个宏大到近乎虚幻的蓝图,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情怀?
不,不仅仅是情怀,那眼神里的光芒,是近乎偏执的笃信和难以言喻的野心。
这番话,冲击着陈文翰固有的商业价值观。
他第一次开始真正审视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这个人,要么是个空想家,要么。。。。。。就是个看到了未来轮廓的可怕先行者。
更让他感到心惊的是,在那一瞬间,自己的内心深处,居然不受控制地升起了一丝与此人合作的念头!是被那蓝图吸引?还是被那近乎催眠般的笃定所蛊惑?
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