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赵振国没想到,听说他要搞贸易公司,陈秘书居然托周振邦给了他一个联系方式。
那张纸上联系的单位,是国内刚刚获得部分外贸自主权的粤省轻工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陈爱华,是一个正为完成出口创汇指标而焦头烂额的中年干部。
越洋电话接通的过程颇为周折,酒店总机转接,线路里充满了“滋啦”的电流杂音,但赵振国的声音却异常清晰和富有煽动力:
“陈总,您好!我是振华国际贸易的赵振国。。。。。。对,就是陈秘书介绍的那家。我们公司专注于开拓海外市场,对贵公司的产品,非常有兴趣!”
他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方案:
“我们不仅能消化库存,还能提供符合国际审美潮流的包装设计,让产品进入狮城、大马,乃至欧美地区的连锁超市和精品礼品店!跳过层层盘剥的中间商,利润我们按约定比例分成!”
电话那头的陈爱华,最初还将信将疑,差点没挂电话。
但“陈秘书”这个介绍人,分量非同小可,由不得他不重视。
而且赵振国描绘的图景,进入海外终端渠道、外汇。
正是他们这类刚刚蹒跚学步走向世界的进出口公司最渴望而又最难企及的目标。
几乎是毫不犹豫,合作意向迅速达成。
很快,几个装满“试水”货物的集装箱,便通过粤省轻工的关系和赵振国这边初步疏通的港口环节,漂洋过海,抵达了位于岌巴港区的一个小仓库。
货物到了,真正的魔术才开始。
那些原本用简陋纸盒包装的铁皮青蛙,被换上了印有俏皮卡通图案、英文说明的硬纸卡挂装。
单调的塑料花被组合成富有东方禅意的小盆景,配上半透明的礼盒。
朴素的草帽系上了色彩鲜艳的丝绸缎带,放在定制的竹编礼篮里。。。。。。
这藤编礼篮,是二哥赵振中厂子的第一笔订单。
经过这番“改头换面”,贴上“振华国际”的标签后,这些来自中国的商品,瞬间从“地摊货”提升为带有“东方神秘风情”的时尚礼品。
凭借其独特的设计感和极度优惠的价格,这批货通过陈彼得初步建立的销售网络,迅速流向了狮城本地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百货公司,甚至开始试探性地进入邻近的大马市场。
初战告捷!
陈彼得确实能干,嗅觉灵敏,行动力强。
但赵振国心里清楚,陈彼得是他在当地发掘的人才,可用,却未必能全然托付核心利益与长远布局。
南洋这一摊子事儿,涉及未来与国内更深度的联动、与港岛公司的配合,甚至可能牵扯到一些更隐秘的资金流动,他必须找一个绝对信得过、知根知底、并且有能力的自己人来挑起大梁。
他的脑海里,几乎立刻就浮现出了两个名字,狗剩和刘二妮。
让他们来,一个主外,负责渠道拓展、码头物流甚至必要的“沟通协调”;一个主内,负责财务、仓储管理和内部运营。
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绝对忠诚,背景干净,用着放心。
想到这里,赵振国立刻找到周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