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十一月的京城已是寒风凛冽,而当赵振国随着经贸考察团踏上狮城樟宜机场的土地时,一股湿热的、带着海腥味和热带植物芬芳的热风扑面而来,让他瞬间有种从黑白胶片闯入彩色电影的不真实感。
“这就是狮城。。。。。。”赵振国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
高楼虽不及东京密集,但整洁的市容、繁忙的港口和人们脸上那种急于发展的迫切神情,无不昭示着这里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前夜。
考察团的行程排得很满,参观国有控股公司、港口、标准化工业厂房。
赵振国穿着代表团员统一配发的、略显宽大的灰色中山装,混在队伍里,认真地听着狮城经济发展局(EDB)官员的介绍,笔记本上却勾勒着别人看不懂的符号和关键词。
他的大脑正在高速运转,过滤着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各位领导,我们裕廊工业区目前重点吸引电子、精密工程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入驻,提供非常优惠的土地政策和税收减免。。。。。。”EDB一位姓林的处长在介绍时,特意强调了“高技术”三个字。
就是它了!
赵振国眼中精光一闪。
狮城的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后道的封装和测试,正是在这个时期,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东风,奠定其未来几十年重要基地的地位。
当晚,在下榻的酒店,赵振国避开众人,找到了老熟人周振邦。
“振邦哥,有个想法。”赵振国开门见山,递过去几张潦草画就的草图。
周振邦警惕地接过,觉得脑门一阵突突:
“你又想搞什么名堂?小本那摊子还没收拾利索。。。。。。”
“这次不一样,”赵振国压低声音,“狮城现在大力招商,尤其欢迎电子业。我们完全可以在这里,以小本那个‘未来技术投资’的名义,建一个‘电子元件厂’。”
“电子元件厂?我们国内不能建?你小子,投资都不投资到自己国土上?”
“这里建,意义不同。”赵振国指着草图,“明面上,生产一些简单的二极管、电阻电容,满足本地和东南亚市场,符合狮城的产业政策,容易获批,还能享受优惠。”
他话锋一转,手指点在草图上一个标着“千级无尘车间”的区域,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但暗地里,我们要预留这个!未来,这里要能承接半导体芯片的封装和测试!”
周振邦倒吸一口凉气:
“封装测试?那是。。。。。。那是西方对我们严格限制的领域!你这不是在人家眼皮底下。。。。。。”
艹!振国这货这特么的敢想敢干!他咋就想不到呢?
“正因为是在狮城,是‘外资’企业,反而有机会绕过一些限制。”赵振国目光灼灼,“我们可以先从小本进口一些二手的塑封机、键合机、测试台。这些设备在西方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但对我们来说,就是宝贝!在这里建立一个点,就等于在封锁线上,钉下了一颗楔子!”
周振邦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