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年我七老八十了,还能干啥?”
张淑珍是三三年出生的,过完年就五十八了,等盛希泰毕了业,结婚生子,估计张淑珍就六十多了。
上了岁数的人,一年不如一年,再晚,张淑珍就怕自己帮不上孩子什么,反而还得要别人照顾。
盛希泰张嘴刚想说什么,柜子上的电话响了,他一个箭步冲过去,赶紧抓起来电话。
“二哥,过年好,嗯,嗯,咱爸咱妈都在呢,你等会儿。”
是盛希安打回来的电话,盛希泰扭头,招呼父母过来接电话。
盛连成两口子一听说是老二打来的电话,赶紧挪到炕稍,接过来电话,跟那边唠嗑。
盛希安两口子连同盛欣瑶,在电话里给二老拜了年。
尤其是盛欣瑶,小小的人儿,声音甜甜脆脆,拜年嗑儿一套一套的,把老两口逗的合不拢嘴。
盛希安刚打完电话,接着盛希康、盛云芳等人,也都陆续打了电话回来,给父母和兄嫂拜年。
之后,盛连成又让儿子往老家拨电话,给盛连义、张守志他们都打过去电话拜年。
这一圈电话打下来,就快一点了。
盛新华几个虽然下午睡了点儿,此时也困的直瞌睡。于是,大家伙儿收拾收拾,睡觉去了。
大年初一,人们换上了新衣服,收拾的干净利落,一个个精神焕发的出门,走亲串友互相拜年。
盛希平等人今年都在林场,所以家里格外热闹,从早到晚客人就没断流儿。
初二又玩了一天,正月初三,盛希平陪着周青岚和孩子们,前往省城,去老丈人那儿。
路上七八个钟头,总算下午赶到了地方。
亲人见面,自然是无限欢喜,周明远父子拽着盛希平坐下,亲热的聊天。
王春秀则是领着儿媳妇们,赶紧收拾饭菜,准备开饭。
周明远今年虚岁六十一了,按正理今年就该退休。
他在黑省这几年,干的不错,各方面成果都比较突出。招商引资、林产品综合利用,都有显著成果。
什么冰棍杆厂、一次性木筷厂、百叶窗厂、地板块厂、木雕厂、胶合板纤维板厂等等,效益都不错。
林下经济,也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跟一些药材公司、饮料厂等签订合同,种植药材、小浆果、培植药用和食用菌等等。
上级领导十分欣赏周明远,听那个意思,有意要留周明远几年。
周明远对此倒也没啥想法,只要组织上需要,他晚退休几年也无所谓。
周清扬在部队上发展的也很好,带领着底下的战士和干部,屡次立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目前来看,很有可能再晋一级。
当然,这一步挺难的,竞争激烈,究竟如何,尚未可知,还需要努力。
周青越在一汽工作,他工大毕业,学历在那儿,工作能力也很出众,领导很看重他,接连提拔。
总的来说,周家父子三个,都发展的挺好,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日子过的很舒心。
周明远也有些日子没见到盛希平了,少不得要打听打听盛希平最近干什么了,怎么样。
盛希平捡着能说的,跟岳父和舅哥聊一聊,其他的半点儿不能透露。
大初三,姑爷一家子登门,那肯定要做点儿好吃的。
王春秀领着俩儿媳妇张罗了两桌子好菜,又拿出几瓶好酒来,让周明远父子三个,陪着盛希平和两个司机好好喝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