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被选中的厂子,更是机器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生产,宁可机器干冒烟了,也不能耽误供货。
如此一来,倒是带动了不少地方的经济。
一些原本可能经营不善,面临困境的厂子,也因为大量的订单,而起死回生。
盛希平只负责谈生意,拿订单,剩下的部分,就不归他管了,公司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七月里,刘玉河、陈维国等人,多雇了几艘货轮,带了多一倍的人手,满载着各类货物,再次出海。
随行的人,除了翻译、医务人员之外,大部分都是从部队招来的退伍兵,身体素质好、训练有素。
同时,船上还配备了不少医疗设备、各类药品等,以防意外。
刘玉河等人这一次出海,主要目的地是非洲以及中东各国。
东欧目前正在经历各种社会变革,动**不安,短期内不适合过去。
倒是非洲这边,不少国家跟我国交好,有贸易往来。
腾跃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已经跟不少国家和地区达成了合作意向。
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用各类轻工、日用、五金机电、医药商品,换取矿产、木材、油料作物、可可、棉花、药材等。
盛希平和吴毓丞特地到津门港口送行,临别前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旦遇到什么事,尽量想办法联系国内,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救援的。
首都这边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送走刘玉河等人之后,盛希平又回了趟老家,顺道去曹城看了看。
不管是宠物用品,还是曹城的丧葬用品出口,生意都做的不错。
曹城那边,订单太多,一个厂子已经忙不过来,那边正在扩建分厂。
盛希平在外头转了一圈,直到八月初,才回松江河。
从三月下旬离开家,到八月初回来,这一走就是四个多月。
家里头,就周青岚和李大娘在,孩子们早就回林场疯去了。
盛希平想父母了,正好周青岚也没啥事儿,还没到开学的日子,于是夫妻俩一起回林场住几天。
“哎呦,老大啥前儿回来的?咋也不给家里来个电话呢,我好提前预备点儿吃的。”
张淑珍见到儿子儿媳妇回来,惊讶又高兴。
“你说你,一走就好几个月,我咋听人说,你还去毛子那头了?
你可真是,啥也不跟家里说,我和你爸成天在家惦记着你。”
做母亲的可能都这样,不管孩子多大了,成家了没有,只要不在眼前,那就成天惦记着。
“妈,我这刚到家,就跟青岚一起回来了,所以就没给家里打电话。
吃的有,车里装了不少呢,不用去买了。你和我爸咋样?最近还好吧?”
盛希平听着母亲的唠叨,只觉得心里特踏实,出门在外,最惦记的就是家中父母妻儿。
“我和你爸还能咋样?不一直就这样儿么?挺好的,啥事儿都没有。
你爸领着孩子们去地里干活了,省得他们总出去野,一天天不着家。
这不是开春时候,你爸淘登了点儿四粒红的种子么?就种了一片花生,还盖了封窗膜。
昨天你爸去扒开地里看了看,说是花生差不多能吃了,他们去地里扒花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