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 第2315章 无希望的战争(第2页)

第2315章 无希望的战争(第2页)

“背叛?”裴仲言仰天大笑,“我才是最忠诚的人!看看这天下,争吵不休,谤议满朝,百姓因一句话家破人亡,官员因一纸奏章贬谪万里。我说的不对吗?**安静,才是最大的仁政**!”

“放屁!”李承烨怒吼,“仁政是让人活,不是让人死!是你剥夺了他们的声音,才让他们变得‘安静’!真正的和谐,是百花齐放,不是万马齐喑!”

裴仲言不答,лишь抬起玉笛,横于唇边。笛身刻满细密符文,竟是用囚禁者的声带制成。他轻轻一吹,笛音未响,但所有人脑海中却响起万千哭嚎??那是所有被“静语蛊”吞噬者最后的哀鸣,汇聚成一道精神洪流,直冲识海!

阿星当场跪倒,玉佩炸裂;鸣刃营战士抱头惨叫,有人七窍流血。唯有李承烨凭借皇族血脉与醒魂钉护心,勉强支撑。

他知道,这一战,不能再靠外力。

他缓缓解下铜铃,轻轻放在地上。然后,他盘膝而坐,双手结印,闭目内视。他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共鸣**??以自身为媒介,连接所有曾被剥夺声音的灵魂,让他们的呐喊,通过他的喉咙,重新响彻天地。

这是“母钟”的真正用法??不是控制,而是**承载**。

他的心跳逐渐与海浪同步,呼吸融入风声,意识下沉至地脉深处。他看见了:沙州音奴临死前的警告,敦煌百姓被夺走的哭喊,高句丽守军跪拜时的迷茫,还有那些从未开口便已被噤声的孩童……无数声音在他体内汇聚,如江河奔涌,如雷霆炸裂。

当他再次睁眼,双目已泛金光。

他张口,没有使用任何乐器,没有借助任何符咒。

他只是**唱歌**。

一首无人听过的歌,旋律简单,却饱含悲悯与愤怒,像是母亲哄睡婴儿的摇篮曲,又像是战士奔赴战场的战鼓。每一个音符落下,地面便绽开一道裂缝,涌出清泉;每一段歌词响起,天空便裂开云层,洒下阳光。

这是《**众生谣**》的真正版本??不是被篡改的驯化之曲,而是最初由千佛洞僧人所创的**自由之诗**。

歌声所及,楼船上的黑袍乐师一个个停止颤抖,眼中泪水滑落,有人开始跟着哼唱,有人撕碎乐谱,有人跃入海中自尽赎罪。

裴仲言面容扭曲,拼命吹笛,可笛音在他自己耳边变成了尖啸,震得他耳膜破裂。他踉跄后退,嘶吼:“不可能!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混乱却又如此有力的声音!”

“因为你从没听过真实的世界。”李承烨一边歌唱,一边向前走去,“你害怕争吵,所以消灭声音;你恐惧分歧,所以统一思想。可你忘了,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才构成了活着的意义!”

最后一句歌词出口,整座楼船轰然解体,化作无数木屑飞扬。裴仲言站在残骸之上,身影渐渐透明,最终随风消散,唯留一句飘渺遗言:“……或许……是我错了……”

海恢复平静,阳光普照。

李承烨跪倒在地,浑身脱力,嘴角溢血。阿星扑上前扶住他,颤抖道:“你做到了……你真的做到了……”

“还没完。”李承烨喘息着说,“裴仲言背后,一定还有人。他一个礼部尚书,哪来的资源建造楼船、炼制人皮帆、操控高句丽?这是一张更大的网。”

阿星点头:“我已经让鸣刃营搜查残骸,发现了几块刻有密文的铜板,似乎是某种联络暗号,指向……**渤海国使者馆**。”

两人对视,皆心知肚明??这场战争,早已超越国内权谋,牵扯到外邦势力。有人想用“静语兵器”颠覆大唐,而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唐自己先失声。

一个月后,长安。

皇帝召集群臣,当庭展示缴获的“噤声帆”与“逆言轮盘”残片。满朝震惊。御史大夫当场请斩三名曾主张“限声令”的官员,称其为“静语同谋”。皇帝未允,但下令彻查二十年来所有涉及“言语治罪”的案件,平反冤狱三百余起。

同时,李承烨正式向皇帝奏请设立“**鸣律院**”,统管全国声学安全,培训音战人才,研发防御技术。皇帝准奏,并赐匾额:“**声为民本,言即天命**”。

而在民间,“双城共声节”被定为每年春分官定节日。百姓自发组织“声音集市”,有人卖“呐喊疗法”,有人教“情绪音疗操”,甚至有书生写《论自由发声与社稷安定之关系》一文,轰动天下。

某日黄昏,李承烨独自回到终南山。桃树已长高,花开满枝。他坐在李玄微墓前,轻声说:“你说让我替你听听春天的声音……我现在听到了。很吵,很乱,但也很好听。”

风过林梢,花瓣纷飞,仿佛回应。

他知道,寂静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权力会再次觊觎声音,恐惧会再度催生禁令,

但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个在沙州废墟中哭泣的女人,

记得那个在敦煌火堆旁说出名字的老者,

记得那个在海边用生命唱歌的皇太孙??

大唐,就永远不会真正失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