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第1页)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第1页)

京城。

璀璨娱乐公司。

谭越坐在顶层办公室的黑檀木桌前,指尖划过最后一份文件的签名处。

那是电影部门《天路》项目的演员签约确认书,他仔细核对了演员档期、片酬金额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

第七十一天,晨光尚未完全铺开,城市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王乐天坐在医院走廊尽头的长椅上,手中那杯豆浆早已凉透,但他仍握着,仿佛那是某种支撑。林晚还在术后观察期,医生说她恢复得不错,明天就能转普通病房。他松了口气,却不敢真正放松??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场风暴的中心。

手机不断震动,新消息如潮水般涌来。#遗声计划#的热度仍在攀升,已有超过两千条真实故事被提交至专题网站,其中近百件涉及政府未公开处理的重大事故。更让他意外的是,央视新闻频道竟主动联系团队,表示愿意制作一期深度报道,标题暂定为《听见沉默》。

“他们变了?”他喃喃自语,随即苦笑。不是他们变了,是声音大了,大到无法再被忽视。

他打开邮箱,翻出那封加密邮件的附件??《三?七厂职工健康追踪原始数据(内部版)》。昨夜他已将部分内容整理成文稿,准备以连载形式发布。但就在动笔前,他犹豫了。这不是一篇普通的纪实文章,而是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三?七厂虽已改制多年,但其背后牵连的军工体系、地方财政与退休安置政策,错综复杂。一旦公开,不仅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家属索赔、企业追责、官员问责……

可若不发呢?

他又想起茶馆里周教授的话:“你以为你是记者?不,你现在是见证人。”

是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写点有趣故事、赚些稿费过日子的自由撰稿人了。从《辐射之下》开始,他的笔就不再属于他自己。它属于赵国栋,属于韦大山,属于张德海,属于所有那些名字从未出现在纪念碑上的普通人。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微博后台,上传第一篇《遗声计划?特别档案:三?七厂的灯熄了,但血还没冷》。

文章开头没有煽情,只有一段冷静到近乎残酷的陈述:

>“1964年,代号‘三?七’的秘密核部件加工厂在甘肃河西走廊深处建成。

>官方记录显示,该厂曾为我国首颗原子弹、氢弹提供关键组件,功勋卓著。

>但从1972年起,陆续有工人出现脱发、牙龈出血、皮肤溃烂等症状。

>医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白血病’,但他们被告知:‘这是个人体质问题,与工作无关。’

>截至2003年工厂关闭,累计登记死亡职工1837人,平均寿命不足58岁。

>而这份名单之外,还有多少未被统计的家属、子女、第二代畸变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至今不知道父亲为何四十岁就吐血而亡,母亲为何三十多岁便精神失常。”

文中附上了部分工人家属的口述录音节选,以及周教授对病理特征的专业分析报告。最后,他贴出了那份泛黄名单的扫描件,并写道:

>“这些不是数字,是一个个活过、痛过、爱过的人。

>他们用身体换来了今天的安宁,却被遗忘在历史的夹缝里。

>如果我们纪念英雄,却不承认他们的牺牲;

>如果我们享受成果,却回避代价的真相;

>那么,我们的纪念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仪式。

>今天,我公布这些资料,不是为了控诉谁,而是为了让后代知道??

>那盏照亮黑夜的灯,是怎么亮的。”

发布按钮按下的瞬间,他感到心脏剧烈跳动,像要冲破胸膛。

不到十分钟,文章转发量突破十万。评论区迅速被泪水和愤怒填满:

“我爸是三?七厂K-3车间的,九七年走的,临死前还在念叨‘我没偷懒……我没偷懒……’”

“我妈说爷爷当年去西北‘支援建设’,一去就没回来。现在我知道了,他是死在核辐射里的。”

“我在兰州军区档案馆查过资料,这类厂矿全国至少有二十三个。你们敢继续挖吗?”

有人私信他,称自己是原厂保卫科干部的儿子,手头掌握一份“绝密级”事故通报原件,愿匿名提供。

也有人警告他:“别碰这个,你斗不过系统的。”

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这一枪已经打出,无论前方是掌声还是子弹,他都必须走下去。

第七十二天,风起云涌。

上午九点,国家档案局突然发布公告,称将启动“特殊历史时期工业伤亡人员信息解密工程”,首批试点包括三?七厂、四?四厂等五个重点单位,并鼓励民间组织参与资料收集与家属联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斗罗大陆
唐家三少斗罗大陆
...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帝国崛起
...
我有一剑
青鸾峰上我有一剑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