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我娘子天下第一 > 第六百九十五章(第2页)

第六百九十五章(第2页)

自此,《承忆录》被部分人称为“活书”,甚至有人开始朝拜它,献上香火与供果。柳明志坚决反对:“它不是神迹,也不是圣物。它只是镜子,照见我们自己都不敢直视的部分。”

他继续行走,足迹遍布荒原、渔村、矿井、孤儿院。每到一处,便设听坛,点长灯,收遗言,录心声。有人讲述童年被性侵的阴影,有人坦白职场贪污的往事,有母亲哭诉堕胎后的二十年噩梦,也有父亲低声承认曾因重男轻女抛弃女婴……

每一个故事都被郑重记录,上传至云端,编号归档。系统自动生成关键词索引:**暴力、饥饿、羞辱、背叛、沉默、悔恨、渴望被爱**。

一年后,《承忆录》数据库已收录逾八十万条真实记忆片段。心理学家分析发现,倾诉者在完成叙述后,焦虑指数平均下降63%,抑郁评分降低58%。更有数百例临床案例显示,长期心理创伤患者在接受“共感对话”干预后,症状显著缓解。

但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社会结构层面。

中国某大型企业率先推行“倾听日”制度:每月十九日,全体员工暂停工作两小时,两人一组轮流倾诉与倾听,主题不限,严禁评判。试行半年后,员工离职率下降41%,创新提案数量翻倍。CEO公开表示:“原来最大的管理成本,是人心中的孤独。”

日本一所监狱引入“共感对话”课程,囚犯与受害者家属面对面交流。一名连环杀人犯在听完受害者母亲讲述丧子之痛后,首次落泪,并主动供出两起未破悬案细节。法官感慨:“法律能判刑,但只有倾听能让灵魂服法。”

而在中东某战乱地区,交战双方士兵在停火间隙,偶然发现一架漂浮的纸鹤落在战壕边缘。展开后,竟是一个阵亡少年写给父母的遗书:“别为我报仇,我想回家吃饭。”双方指挥官默然良久,最终达成七十二小时临时休战协议,用于交换尸体与救援平民。

世界,正在以一种缓慢却坚定的方式改变。

然而,柳明志知道,黑暗从未真正消失。

某夜,他在西北小镇留宿,半夜被一阵剧烈咳嗽惊醒。起身查看,发现房东老汉蜷缩在床角,脸色青紫。紧急送医后,医生诊断为晚期肺癌,已扩散至全身。

老人拒绝治疗,只求速死。柳明志陪在他身边,轻声问:“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老人喘息着,忽然笑了:“我是个逃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在前线吓破了胆,趁夜逃跑,躲在山洞三个月,靠吃草根活下来。后来听说,我们班十二个人,全死了……就我活着回来。我谎称被俘逃脱,还领了勋章……可我知道,我是懦夫。”

他剧烈咳嗽,吐出一口带血的痰:“这些年,我活得比狗都不如……喝酒、打老婆、骂孩子……我恨我自己,可我又不敢死……我怕下去见到他们,他们会指着我说:‘你凭什么活着?’”

柳明志握住他的手:“你说出来了,就已经不一样了。”

老人流泪:“你能替我……向他们道歉吗?”

“能。”他说,“我会把你的名字,刻在‘默碑’旁边。不是作为英雄,也不是作为罪人,而是作为一个终于敢面对自己的人。”

三天后,老人安详离世。临终前,他轻声说:“谢谢你……让我在死前,做了一回真人。”

柳明志将他的故事写进《承忆录》,并联系越南方面,试图寻找当年战役的幸存者或家属。三个月后,一位越南老兵回信:“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在乎。但我想告诉他:战争中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着却失去人性。他能说出来,说明他还活着。”

那一刻,柳明志站在边境线上,望着两国交界的河流,忽然明白:共感的力量,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让差异不再成为仇恨的理由。

回到昆明,他收到一封来自新疆的信。字迹稚嫩,是小学生写的:

>“老师让我们写一封信给陌生人。

>我叫阿依古丽,十二岁,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小村。

>我爸爸去年去世了,因为挖井时塌方。

>他走前说:‘我要让村里人都喝上水。’

>可有些人说他是傻子,说他不该冒险。

>我妈妈每天烧饭时都对着井口说话,好像我爸还能听见。

>我也想说,可是没人听。

>现在我写给你,希望你能听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天神诀
太一生水天神诀
...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