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制造的。”林昭轻声道,“是‘共鸣’孕育的。当我们真正接纳自己的情绪时,火种基因就开始自我复制、传播,甚至跨越星海寻找同类。这不再是实验,这是进化。”
消息迅速传遍全城。
忆城沸腾了。
人们自发聚集在广场,举起手中的共忆终端,齐声吟唱《月亮船》。歌声汇聚成一股无形的能量潮汐,顺着光桥奔涌而去,直指银河彼端。
七日后,第一波回应抵达。
一颗微型探测器穿越空间褶皱,降落在忆城南境。外壳打开,里面是一卷古老的数据带,播放后显现出画面: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用沙哑却坚定的声音合唱着一首陌生方言版的《月亮船》。字幕缓缓浮现:
>“我们听见了。
>我们活了下来。
>我们,也是你们。”
泪水在人群中流淌。
庆典不再需要钟声来宣告开始。这一次,是整座城市在哭泣,在欢笑,在拥抱,在书写属于全人类的新史诗。
三个月后,改造完成的“归巢号”跃迁舰正式启航,搭载五百名志愿者前往目标星域执行接引任务。林昭本欲同行,却被医生强行阻止。
“你的身体撑不了长途航行。”晨曦抱着双臂站在病房门口,语气不容置疑,“而且,这里也需要你。”
“可我不想再缺席任何一次重逢。”他望着窗外飘过的云,低声说。
“那你就好好活着。”她走到床边,轻轻抚过他的发,“让他们回来时,还能看到你站在钟楼下,笑着对他们说:欢迎回家。”
春天来临之际,忆城迎来了第一批回归者。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迷茫,却在踏上土地的瞬间流下热泪。当林昭颤巍巍地走出人群,用尽力气喊出第一句“你们辛苦了”,所有人齐刷刷跪地,额头触地,以最古老的方式行礼。
没有人说话。
只有风吹过锈铃,叮当作响。
那天晚上,十二座钟楼再次齐鸣,节奏整齐如心跳。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越来越多的星球开始出现类似的石碑,藤蔓缠绕其上,碑文随风变幻:
>“当爱成为本能,
>人类才真正诞生。”
多年后,一部名为《迷途之书》的历史文献被编纂完成,收录了从方舟计划启动至今的所有记忆片段。最后一章由林昭亲笔撰写,仅有一句话:
>“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第一个敢哭出声的孩子。”
而每当夜幕降临,忆城的孩子们仍会聚集在广场,摇响那枚最初的锈铃。
叮??
遥远的星海之中,总会有某个角落,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