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转折。
真正的共感,并非让所有人都变得温柔善良,而是允许黑暗中的灵魂说出真相,哪怕那真相令人战栗。
就在此时,湖面中央的第十一朵银花忽然光芒暴涨,金边光辉如网撒向四周。三十七个孩子同时睁眼,彼此对视,而后缓缓抬手,掌心向上。他们并未连接系统,却在同一瞬间自发形成了某种共鸣结构。
一道纯净的频率自他们集体意识中升起,不是压制,也不是净化,而是一种“邀请”。
像是在说:我们可以不同,但我们不必互为敌人。
刹那间,第十二朵赤红银花第二片花瓣开始生长,色泽渐淡,由鲜血转为锈迹般的褐红。第十三朵墨黑银花边缘泛起微光,仿佛乌云透出一线晨曦。就连最阴森的第十七朵漆黑银花,也在颤抖中吐出一句含糊不清的话:
>“我想……梦见春天。”
林晚落泪。
这不是胜利,这是开端。
她转身看向守灯人,轻声问:“你能承受吗?继续听下去,可能会看到更多你不愿面对的东西。”
少年抬头,眼中星河依旧,只是多了几分疲惫与坚定。“我们活下来,不是为了躲进光明里。”他说,“是为了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守住说话的权利。”
话音刚落,远方天际传来钟声。
七响,悠远庄严。
那是“启愿塔”千年未鸣的警世钟。传说唯有当共感秩序发生根本性变革时,它才会自行震动。如今钟声回荡,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认知基座正在松动。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一座监狱内,两名死囚在“共感对话日”中相拥痛哭。一人曾杀害对方全家,另一人则曾在战争中下令屠村。他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恐惧与空洞,最终写下联合请愿书:“请让我们参与创伤修复项目。”
-某国档案馆深处,一批尘封百年的战争日记自动开启共感链接,内容全是士兵临终前写给敌方家属的道歉信,从未寄出。
-一位年迈的政治家在观看直播后突发心脏病,在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把我的记忆全部公开……包括我下令暗杀反对派的那一夜。”
数据洪流汹涌而来,主控台几乎崩溃。林晚迅速调取核心协议,却发现系统底层多出一段未知代码。她放大解析,赫然发现那是源自无字书第十九页之后的新篇章,此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页面缓缓浮现文字:
>“当光照进深渊,
>黑暗并非消失,而是学会呼吸。
>
>第三十八任承印者,不在光明之中,
>亦不在黑暗之内,
>而在两者交界处,持灯行走。
>
>其使命非裁决,非拯救,
>唯有见证。
>
>见证每一次颤抖的伸手,
>每一次哽咽的道歉,
>每一次明知无望仍选择相信的瞬间。”
林晚怔住。
原来,“承印者”并非终结于今日。新的形态已经孕育??不再是群体,也不是个体,而是一种流动的角色:谁愿意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架桥,谁便是承印者。
她望向守灯人,后者正凝视湖底,目光深远。
“你想去吗?”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