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确实喊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的口号。
甚至,还曾经说过要将不杀士大夫这五个字作为祖训。
如果说整个赵宋之中,有谁可以不被不杀士大夫这五个字所约束的,那就只有赵长风了。
别说赵匡胤只是说过要将这五个字作为祖训,还没有正式真的确立。
就算是真的确立了,作为儿子的赵匡胤确立的祖训,如何能够约束得了他老爹?
也就只有由他出手,干脆利落的解决了这件事情,能够将这件事情在处理的同时,又将影响压缩到最小。
就算是有什么影响,接下来,也只需要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安抚一下底下的那些人,也就能够解决的差不多了。
反观,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他出手,而是赵匡义,甚至是赵匡胤出手的话,那么,产生的影响,就不是这么一下子可以消平安抚的了。
在此之后,赵长风更加是不得已之下再一次披甲上阵,在赵匡胤南下阳西的情况之下,亲自前往河西道坐镇。
毕竟,宋赵之间虽然交战的时间还没有多长,但是,除了依靠险关的凉关方向之外,却在各个方向都已经落入了颓势。
南线的李靖,轻轻松松就得廉颇主动放弃了新得的阳东道之地,只能够借由阳西道的地形优势进行阻挡。
北线的常遇春,也势如破竹的成功登陆。
虽然目前河西道的城池并不多,可见微知著,赵无极这也算是连败两场了,明显,并非是常遇春的对手。
赵长风很清楚,这一战如果输了的话,关西赵氏不要说是继续称王称皇了,能不能保存住血脉都是一个大问题了!
毕竟,争霸天下的这条路,从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一个有进无退的过程。
走到最后的那个,那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可除了能够走到最后的那个之外,剩下的那些,却全部都要承受失败的代价。
要不然,像他们这种几百年传承的超级大家族,大多数的族人为什么不想踏上这条路呢?
无他,家族已经庞大到他们这种份上,就算是真的更进一步成功,除了真的坐上轮椅的那一脉之外,对于其他的主人,上升空间其实也就那点了!
成为皇族之后,和他们现在的地位相比也高不了太多,自然不值得他们冒险。
可谁让因为赵匡胤的原因已经走到了这个份上,战况如此危急的情况之下,赵长风也不得不告别了自己的平静生活。
不过,就在赵长风启程前往河西道的半路之上,赵无极再一次战败。
战败的消息让赵长风猝不及防,损失的那些士兵还是小事,但是,真正让赵长风心中一痛的,还是曾经镇西军时期的老将厉远也战死在了这一战之中。
高怀德、石守信、廉颇等人,这些都是赵匡胤时期才慢慢的被提上来的,属于赵匡胤的亲信。
但是,厉远与明威之流,却是早在镇西军时期的老将了,都是他赵长风的老兄弟。
辰县失守之后,李继隆与高怀德两座城池被从中间隔开,相互之间无法联系,也就失去了三座城池之间相互互为犄角的作用。
常遇春雷万均与薛万均为将,分别以重兵攻打这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