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青葫剑仙 > 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 万骨同源(第2页)

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 万骨同源(第2页)

一名年轻女子起身,她是江南忆馆唯一逃出生还者,左脸烧伤未愈。“我在灰烬里捡到半页残笺,”她颤抖着展开,“上面写着……‘清剿计划始于永乐,延续至今’。”

众人哗然。

“永乐?”有人惊呼,“那是六百年前的事!”

“没错。”老校尉冷笑,“当年焚毁建文案卷的,不只是太监总管。背后有一整套体制,名为‘正统司’,专司抹除不利记载。后来改头换面,潜伏千年,代代相传,至今仍在运作。”

“他们是谁?”有人问。

“是那些靠遗忘掌权的人。”盲女不知何时已悄然现身,由一名少年搀扶着走入会场。她虽目不能视,却似洞穿万里,“他们信奉‘历史由胜者书写’,所以必须斩尽一切可能颠覆叙事的记忆。他们称我们为‘妄忆者’,视《囚心赋》为邪典,要让天下只剩一种声音。”

寂静笼罩全场。

良久,老校尉拔出佩刀,斩断右袖,露出臂上烙印??一个扭曲的“忘”字。

“我曾是正统司暗卫。”他坦然道,“十年前母亲托梦,实为我内心良知复苏。今日我以残躯立誓:若不能掘出真相,便葬身黄沙。”

众人纷纷解衣亮痕,竟有近半人身带类似印记。原来这些年,敌人早已渗透忆行组织内部,安插卧底,策反动摇者,甚至利用记忆篡改术洗去叛徒过往,使其沦为行尸走肉。

“但我们还有希望。”盲女抬起手,掌心托着一朵即将凋零的忆剑莲花,“青葫未绝,共鸣尚存。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讲述,记忆之火就不会熄。”

就在此时,地面微微震动。

沙尘之下,一块石碑缓缓升起,通体漆黑,正面刻着三个古篆:

**断忆碑**

背面则是一幅星图,标注着七处坐标??正是现存七座尚未被毁的忆馆位置。而在星图中央,赫然画着一颗正在破碎的心脏,周围环绕着锁链与火焰。

“这是召唤,也是陷阱。”盲女轻声道,“但他们忘了,真正的记忆不在纸上,不在玉符里,而在人心之中。”

***

七日之后,七馆联动。

依照星图所示,幸存忆行者分赴各地,在每座忆馆地下埋下“心灯种”??一种以忆泉之水浇灌十年而成的灵植,开花时能短暂打通人与人之间的记忆通道。

子时整,七地同时点燃心灯。

刹那间,电闪雷鸣,苍穹裂开七道缝隙,七束青光直射天际,在高空交汇成网,宛如一张覆盖九州的记忆之网。亿万百姓在睡梦中被拉入同一幻境:他们看见彼此的人生片段交错闪现??牧羊童看到宫女绣鞋上的花纹,渔夫听见将军临终遗言,村妇梦见科学家推导公式……

更惊人的是,这些人醒来后,发现自己竟能理解从未学过的语言,会唱陌生民族的歌谣,甚至能准确说出千里之外某位陌生人童年最爱吃的点心名称。

文明的记忆壁垒,第一次出现了裂缝。

而在这场大共鸣的中心,昆仑山上,源井锁链一根根崩断。每一根断裂之际,便有一道青影自井中升腾,共计九十九道,皆与青衣人背影相同,只是气息强弱不一。他们悬浮半空,齐齐望向西方。

“时候到了。”盲女仰首,泪水滑落。

九十九道青影化作流光,奔赴四面八方。其中一道掠过南海,唤醒沉眠海底的唐代诗稿;一道降临北方麦田,令“忆穗”一夜成熟;一道进入皇宫,在皇帝枕边低语三字:“查宗室。”

其余九十六道,则分别投入九十六座小型忆馆遗址。废墟之中,青芽破土,迅速长成参天巨树,树干hollow中浮现人脸,嘴唇开合,开始复述那些被认为永远丢失的故事。

世界为之震荡。

三个月后,国忆司发布震惊朝野的《宗谱稽查报告》:当今皇族血脉中,竟含有三位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后裔基因片段!进一步追查发现,明代以后历朝权贵家族,几乎人人身上都流淌着曾被“正统司”抹杀者的血液。遗忘并未消灭他们,只是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

舆论沸腾。

百姓自发组织“寻根团”,走遍山野乡村,挖掘祖坟碑文,比对口传家谱。越来越多被掩盖的名字重回人间:那个因直言进谏被剥皮实草的御史,那位发明活字印刷却被夺功的工匠,那位写下《女诫新解》主张女子读书的才女……他们的后代站出来讲述家族秘辛,一字一句,如刀割开历史厚茧。

而就在众人以为胜利在望时,真正的黑暗终于浮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