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700章毛晓琴 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第1页)

第700章毛晓琴 终于可以过个安心年了(第1页)

陈着开车送sweet姐回到珠江帝景小区后,他并没有久留,甚至都没有进门就回去了。

陆教授听到玄关动静,伸头望了一下,对闺女说道:“我刚要给你发信息,问问什么时候回来。”

“嗯。”

宋。。。

雪化了,春水便开始流淌。

山外的风终究吹进了最偏僻的沟坎,带着一种缓慢却不可阻挡的力量。

陈着没有停下脚步。平台的第五个年头刚过,他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真正的变革从不靠一次胜利定局,而是由无数微小坚持累积而成。他知道,那些被封禁的教学点虽已部分恢复,但“合法身份”依然如悬丝般脆弱;他知道,“一万封家书”的感动尚未完全转化为制度保障;他也知道,仍有许多孩子在凌晨五点借着灶火光背单词,在羊圈旁用冻僵的手指滑动屏幕听课。

这天清晨,他收到一封来自云南怒江峡谷的邮件。发件人署名“李阿?”,是一位傈僳族女教师。她在信中写道:“我们这里的孩子会说三种语言:母语、方言和普通话,但他们读不懂课本上的汉字。不是笨,是没人教他们怎么读。我用你们的拼音课录了一段音频,放给学生听,有个孩子听完后哭了,说‘原来每个字都有声音’。”她附上了那段录音??一个八岁女孩颤抖着念出第一句完整句子的声音:“我……叫……阿……妹……我……想……上……学。”

陈着把这段音频放进当天晨会的开场播放。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林小雨红了眼眶,低声说:“我们总以为技术能解决一切,可有时候,最稀缺的不是课程,是一双愿意按下播放键的手。”

“那就让更多人成为那双手。”陈着站起身,“下一步,我们要做‘共学伙伴计划’??不再只是用户自学,而是鼓励每一个完成基础课程的人,去帮助另一个人学会第一个字、第一道题、第一句话。学习不该是孤独的突围,而应是一场接力。”

团队迅速响应。两周内,系统上线新功能:“点亮一人”行动。用户完成指定任务后,可申请成为“共学伙伴”,获得教学工具包与认证徽章,并通过平台匹配需要帮助的学习者。首批试点选在贵州铜仁、甘肃临夏、新疆喀什三地,目标是在半年内促成十万次“一对一助学”。

没想到,反响远超预期。

一个月后,后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十二万人报名成为共学伙伴,其中近四成是四十岁以上中年人,三分之一为农村妇女。有人在自家小卖部门口支起一张桌子,挂上“免费识字点”牌子;有位瘫痪十年的残疾人,每天花两小时在线辅导五个留守儿童写作业;更有意思的是,一些服刑人员也参与进来??他们不能外出,却可以用语音批改作文、讲解算术题。一名正在改造的男子写道:“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用。”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个叫周大山的男人的故事。

他是湖南娄底一名普通矿工,三年前因事故落下腰伤,被迫退岗。他曾自暴自弃,整日酗酒,直到妻子带着女儿离家。某夜醉倒在路边,被社区民警送回家,醒来时看见女儿留在桌上的纸条:“爸爸,老师让我们写‘我最爱的人’,我没敢写你,怕同学笑话。”那晚,他打开平台,从汉语拼音A-O-E开始学起。一年半后,他考取了成人高中文凭,又自学法律常识,替村里二十多户人家追回拖欠工资六十余万元。如今,他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草根调解员”,还组建了一个由失业工人组成的“兄弟共学组”,专门教人写合同、看账本、办营业执照。

他在平台上写下一句话:“我不再是个废人了,我是别人口中的‘周老师’。”

这类故事越来越多,像野草般在贫瘠之地蔓延生长。而陈着也开始意识到,他们所做的早已超出“教育科技”的范畴??他们在重建一种社会信任:知识可以共享,弱者也能助人,失败的人生仍有翻盘的可能。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

四月中旬,一份内部通报流出:某省网信办以“涉嫌组织非法结社”为由,要求对“共学伙伴计划”进行整改,理由是“个体之间形成固定学习关系,存在潜在动员风险”。同时,多个地方教育局下发通知,禁止在职教师参与平台任何志愿教学活动,违者记入师德档案。

舆论再度紧张。

公司紧急召开应对会议。法律顾问提醒:“这次不一样。以前是质疑内容,现在是定义行为性质。如果‘互助学习’被定性为‘社会组织活动’,我们就可能触碰红线。”

李岩愤怒道:“照这么说,邻居帮孩子补习也算违法?祖母教孙子认字也要审批?”

“可现实就是这么荒诞。”王磊苦笑,“有人害怕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秩序失控,而是底层觉醒后的自我组织能力。”

陈着沉默良久,忽然问:“有没有哪个共学小组,已经脱离平台独立运作了?”

技术组查了数据,回答:“有。云南大理一个由聋哑青年组成的读书会,去年起就自己建了微信群,定期线下聚会,还创办了手语版《共学简报》。他们没再登录平台三个月。”

“找到了。”陈着抬起头,“真正的生命力,不在我们的服务器里,而在他们的生活中。只要种子落地生根,风吹得再猛,也拔不走。”

他当即决定:不争辩,不撤下项目,也不对抗监管,而是启动“透明共学行动”??将所有共学伙伴的真实身份、联系方式、服务记录全部公开(经本人授权),并邀请媒体、人大代表、教育专家组成第三方观察团,全程监督计划运行。

他还亲自撰写公开信,标题为《请看看这些普通人如何照亮彼此》。信中列举了三十六个真实案例,包括那位教牧民用手机查天气预报的退休邮递员、在菜市场教摊主算利润的高中生、以及一对盲人夫妇互相朗读课文练习听力的日常记录。

“我们不是在搞运动,而是在修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他写道,“当一个母亲学会给孩子签字,当一个老人能读懂药品说明书,当一个曾经辍学的年轻人开始辅导邻居小孩??这不是危险,这是希望本身。”

文章发布当晚,阅读量破千万。央视新闻客户端转载,并配评语:“民间智慧,往往藏于无声处。”教育部官网虽未直接回应,但在次日推送的一篇政策解读中悄然提及:“支持公民自主开展非营利性学习互助活动,鼓励构建多元协同的学习生态。”

风向微妙转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