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陆阳的《刺杀小说家》也开始正式进入选角阶段,还是张若钧近水楼台先得月。
“最近的国产电影真的不景气,都说等着周总的《流浪地球》救市。”
“对了,好像曹导那部《狗十三》好像已经上了吧?”
“啊?还有这回事,我怎么不知道?”
“好几年前的电影,还在柏林拿过奖呢。”
“曹导这次怎么没做宣传。”
“。”
剧组这边议论纷纷。
公认的国服犯罪悬疑赛道第一人,曹宝平那部《狗十三》,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就这么低调登上了大银幕。
在华清大学路演现场,有人向曹宝平提问:“曹导,这部电影在64届柏林电影节拿过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提及奖,请问为什么等到现在才上映?”
“可能。现在时机才算成熟吧。”
面对清澈大学生的提问,曹宝平略微有几分无奈的苦笑道。
谁不想拍出片子,便有大佬力撑,宣发拉满,观众叫好,票房卖座,由此名利双收?
可在天朝做影视项目,往往要戴着镣铐跳舞。
审查、档期、宣发、上映,最开始的这个环节最是重要,在审核阶段被卡,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全部都要熄火白搭。
《狗十三》这部电影,聚焦于一位13岁少女的成长故事。
通过她与小狗爱因斯坦的经历,入木三分地描绘了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权威与秩序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既真实,又残酷。
涉及到这类未成年人的电影,掣肘颇多,总是要顾及影响。
当年影片在国外拿完奖,回国要安排上映时阻力极大,上头意见是需谨慎处理,等走完开会讨论的流程。
谁料一等数载,曹宝平无奈请动了周都督帮忙。
这流程倒是加速走完了,可电影最后历经数次删改,才勉强获得上映许可。
这还没完,局里的意思是,务必要低调宣发,避免引发过度讨论。
哦豁,连以炒作闻名的光线传媒总裁王常田,作为影片主要出品方,也不敢顶风作案。
雪上加霜的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高清资源在网络泄露,很多观众提前通过非正规渠道看完了全片。
虽然口碑站住了脚,但票房成绩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定影响。
除去了一些曹宝平的铁粉依然走进电影院支持之外,大部分路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近日上映。
首日不过680万的成绩,也宣告了这位犯罪悬疑宗师败走麦城几成定局。
不过,曹宝平本人倒没过多纠结于《狗十三》的票房,大部分精力早已投入到新项目《涉过愤怒的海》中。
“老晃的那部小说,改编剧本至少磨了两年半吧?”
剧组结束山城拍摄,转场蓉城时,意味着整个项目已完成九成的进度,进入收官阶段。
坐在前往蓉城的商务车里,周余棠悠闲的跟陈曦聊起了曹宝平的新片。
像这样的一线大导演,手里头基本上都是几个项目排队等着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