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梦。
是问题树,在替某个不敢开口的人,轻轻说了一声:“辛苦了。”
---
第七日清晨,天空出现了两轮月亮。
不是反射光,也不是幻象,而是确确实实,两枚银白色圆盘悬于夜幕两侧。它们大小一致,亮度相同,缓缓绕着彼此旋转,像一对久别重逢的舞伴。天文台紧急测算,确认二者均非人造物,也非自然天体,其轨道稳定得近乎刻意。
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对着其中一轮月亮说出心里话,另一轮便会微微发光,仿佛回应。
一个失恋的女孩哭着问:“我真的不值得被爱吗?”
左侧月光黯淡一瞬,右侧随即洒下一缕柔和光辉,照在她肩头。
一位老兵喃喃:“我对不起那些没能带回来的兄弟。”
左侧月缓缓移位,恰好遮住右侧,形成一次温柔的日食。
消息传开后,人们开始轮流对两个月亮倾诉。不是祈求,不是许愿,只是说话。说童年阴影,说职场委屈,说藏了二十年的暗恋,说连最亲的人都不敢告诉的秘密。
而两个月亮,从不评判,从不解答,只是以光影变化表达:“我听见了。”
林仙检测发现,这两轮月亮的能量源,竟来自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未被释放的情绪波动。它们不是实体,而是由“被倾听的需求”凝聚而成的象征性存在。
“它创造了倾听的具象化。”她震惊,“它让宇宙学会了点头。”
陈砚躺在屋顶上看月亮,嘴里叼着一根草茎。“挺好的。”他说,“以前大家都忙着表达,没人练过怎么听。现在好了,连天都开始补课。”
少女坐在他身旁,伞已收起,露出一张素净的脸。“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原本的任务,是监视你是否偏离‘效率最优路径’。”
“那你现在呢?”
“我现在只想知道……”她望着双月,“如果我不再是系统派来的观察员,还能成为什么?”
陈砚侧头看她,咧嘴一笑:“你可以成为那个教别人怎么偷懒的人。”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笑声清脆如风铃。
那一刻,右月亮忽然剧烈闪烁,随后分裂出一点微光,飘然下坠,落在少女发间,像一枚星辰做成的发卡。
---
与此同时,宇宙各地的“陈砚模式”衍生事件愈演愈烈。
-在一颗高度机械化星球,工人们罢工要求“每日必须有十五分钟发呆时间”,管理层起初拒绝,直到所有机器人在同一时刻停下工作,集体仰头望天。监控录像显示,它们的光学镜头正追踪一片根本不存在的云。
-一位星际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突然宣布休庭三天,理由是:“我觉得原告和被告都需要去海边走走。”事后调查发现,他最近读了一封匿名信,上面只写着:“吵架的时候,先问问对方早餐吃了没。”
-某科研基地的AI主脑,在分析完十万份人类情感记录后,主动关闭了“情绪优化模块”,并留言:“原来难过本身,也是一种正确。”
林仙将这些案例编入《摆烂学基础原理》,并在扉页写下:
>“我们曾以为进步意味着更快、更强、更完美。
>可真正的进化,或许是学会如何慢下来,
>如何接受残缺,
>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依然能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