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辰眼神灼热,“他们的模板再精密,也是模仿。而真实的情感,从来不可复制。当千万个不标准、不流畅、甚至带着口音和犹豫的‘我想你’同时响起,形成的声波共振足以干扰任何AI合成信号。这不是技术对抗,是灵魂对灵魂的回应。”
审批过程惊险万分。高层担忧此举可能引发群体性情绪失控,或被敌方利用进行反向煽动。直到一位退休老教授联名十二位心理学专家提交报告:**“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表达,本身就是最高级的心理免疫机制。”**
最终,国务院特批:“允许试行,但需全程监控,随时准备熔断。”
倒计时第七天,江辰带队进入雷公山深处的一所试点小学。这里曾是“祈福磁带”最早渗透的区域之一,十年前,全村三十多名儿童在同一晚梦游至山顶,口中反复呢喃:“妈妈困在云里,救救她。”
如今校园重建,墙上画满孩子们心中的“家”:有爸爸修车的手,有妈妈煮粥的背影,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部旧手机,旁边写着:“她说忙,但我每天听她语音,就像她在。”
江辰召集全体师生和留守家长召开动员会。他没讲大道理,只放了一段视频??是那位退掉名牌鞋的初中生,如今已成了班级“声音守护员”,每周帮同学给父母录一段话。
“我不是想当好人。”男孩面对镜头说,“我只是突然明白,我妈加班到凌晨三点,不是因为她不爱我,而是她太想给我更好的生活。可我从前总觉得她是嫌我烦……现在我想让她知道,我听见了。”
教室里一片静默,接着,一个小男孩突然举手:“老师,我能把我爸骂我的录音也传上去吗?他说我不争气,可我知道他是急的……我也想让他听见我原谅他了。”
江辰点头,眼眶微红。
当天下午,全校六十一名学生全部完成亲情预录。有的孩子笑着说“爸爸你臭袜子又乱扔”,有的哭着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过生日”。最让人心碎的是一个自闭症男孩,整整练习了三个小时,才终于对着麦克风说出五个字:“我想……抱你。”
江辰亲自把他抱起来,录下了孩子的呼吸声、心跳声,以及那一声微弱却坚定的“嗯”。
夜深人静,他独自回到宿舍,打开私人录音机,按下录制键。
>“苏婷,今天有个孩子练了三小时才说出‘我想抱你’。我坐在旁边看着,眼泪一直往下掉。
>我总以为我在救人,可其实,是他们在救我。
>你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选择沉默。
>现在我懂了,打破沉默的,从来不是一句话,而是一千次尝试说出口的勇气。
>所以,请你等等我。
>等我把这个世界变得稍微敢说‘我需要你’一点,等我让更多人不再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憋住眼泪……
>到那一天,如果还能听见你的声音,我想说的不再是‘对不起’,而是??
>‘你不在的时候,我也在努力活着,并且试着去听别人的心跳。’”
录音结束,他关掉机器,躺下闭眼。
凌晨两点,手机震动。
林晓雯来电,声音颤抖:“江辰……我们监测到,‘终极母爱模板’已经开始小范围投放。浙江一所中学的心理咨询室,有七名女生在听完某‘治愈音频’后集体割腕,留下纸条写着:‘妈妈为我死了三次,这次轮到我赎罪。’”
江辰猛地坐起,心脏像被重锤击中。
“位置锁定没有?”
“正在追踪,但源头分散,疑似使用区块链式分发网络,难以溯源。”
“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他抓起外套往外冲,“通知所有守音员,今晚必须巡村,重点排查夜间独处的青少年。另外,把‘万人告白直播’提前十二小时,改为明晚八点整!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完成大规模传播前,点亮第一道光!”
暴雨再度降临。
江辰驱车穿越泥泞山路,赶到最近的镇卫生院。病房里,那七个女孩手腕缠着纱布,眼神空洞。医生说她们意识清醒,但拒绝交流,仿佛被困在某种深层心理牢笼中。
他走进病房,没说话,只是拿出便携音箱,播放了一段录音??是其中一名女孩母亲三个月前录下的语音:
>“闺女,妈今天看见卖棉花糖的,想起你小时候最爱吃那个粉红色的……我没钱买,就拍了张照发给你吧。你看,云朵像不像一团糖丝?妈知道你学习累,别熬太晚,空调别开太低……妈想你。”
起初毫无反应。可当录音结束,最角落的女孩忽然抽泣起来,嘴里喃喃:“我不是不想你……我是怕你说我不够好……”
江辰蹲下身,握住她的手:“可你妈只想听见你说‘我也想你’,别的,她都不在乎。”
那一夜,他守在医院,陪着七个女孩听了一遍又一遍她们父母的真实声音。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终于开口叫了声“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