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向南完全是两模两样。
&ldo;要研究啊。但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就不急在这一时了,反正也搞不完,回去上班再弄。&rdo;
林向南的眼神从八卦小报上移开,对刘姐热情的说道:&ldo;吃炸鸡啊,怎么不吃。我买了那么多,一个人吃不完的。&rdo;
盛情难却,刘姐一边吃东西,一边对林向南问道:&ldo;明天礼拜天,你怎么安排?&rdo;
&ldo;周末当然是出去逛街买东西。&rdo;
林向南还有个帮忙评估进口设备的任务,但对方公司的工程师礼拜天休假,事情只能拖到工作日办。
别的林向南不羡慕,她就羡慕国外这超长的假期。
社会主义老大哥没解体的时候,有意识形态的竞争对手,连资本主义都显得格外有人情味。
&ldo;希望国内的单位,也能快点实现双休,双休双休……&rdo;林向南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了起来。
她这个样子,刘姐简直没眼看,越看越不像正经的天才研究员,倒是像极了自已家里还没长大的小学生,天天就盼着放假。
玩的时候好好玩,但该干活的时候,林向南也不含糊,跟着领导去车间考察,评估二手生产设备的时候,该注意的细节,她一个也没放过。
&ldo;这个设备本来就有点问题,后续维修之类的售后服务,还必须请他们公司的人,按照这个零件部位的磨损速度来看,呵……设备不贵,后续保养的费用贵,挺坑人的。&rdo;
林向南的建议,领导认真采纳,&ldo;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会好好跟这个公司的人谈谈。&rdo;
林向南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现在国内求投资,求国外的生产线,哪怕是省级的领导,碰上大投资商,也得当孙子,更别说其他人了。
国内的大单位,引进完整的生产线,林向南没这么实力,忙完以后,直奔废品回收公司。
有些设备虽然报废了,但多买几套,凑合凑合,也能搞出一个能用的。
林向西在老家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四千的投资金,半个月就回本了,月底林向西直接给她转了八千。
这个年代,别说内卷和人才过盛,大部分的赛道都没人,尤其是最初投入资金高的赛道,就没几个人。
只要敢干,就能挣到钱。
赚到钱了,林向西想的就是做大做强,再采购设备,再雇人,但被林向南给一票否决了,还写信回去警告了一番。
&ldo;雇的人最多不能超过五个,人多了,容易被定义成资本家。现在情况还没稳定,咱们多观察一段时间再说。&rdo;
林向南他们在观察形势,政府爸爸也在暗中观察,改革开放是国策,但那个尺度,他们自已也不熟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情况不对,就及时调整。
现在是允许个体工商了,也允许农村的自由买卖了,但投机倒把罪还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