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灰烬领主 > 第五千二百章 跨次元的激战(第1页)

第五千二百章 跨次元的激战(第1页)

当元宇时空的洪流奔涌而至,三支威名赫赫的超级文明势力集团相继抵达幻海迷空深处??这片承载着爱与时空纠葛的维度战场核心阵地时,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肃杀,已然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刻,不仅身处毁灭神国核心圈层、亲历无数战火洗礼的洛克等人早已绷紧神经,那些比这三支势力更早一步降临光宇时空战场的其它那些元宇时空文明,也已通过多日的侦查与交锋,摸清了当前维度战争的复杂近况。

这三家新降临的文明势力,个个外。。。。。。

青年在林中坐了整整一夜。

天光渐明时,他的笔记本已写满三页,字迹却不再由他掌控。那些句子像藤蔓般自行生长、分叉、缠绕成新的意义,仿佛纸张本身有了呼吸。他只是看着,任墨水顺着笔尖流淌,如同溪流归海,不争不夺。

第四页空白良久,最终浮现一行极细的小字:

>“你问的不是问题,是门。”

他怔住。

风穿过树冠,发出低语般的沙响。七片新生的倾听树叶轻轻震颤,与远处幼鹿眼中的光点同步闪烁。城市里的男孩昨夜做了梦,梦见自己站在无边沙滩上,手中握着一支没有墨水的笔。醒来后,他在墙上画了一棵树,树根深入水泥裂缝,竟让整面墙泛起湿润的青苔纹路。母亲惊恐地报警,可警察到来时,那痕迹已悄然隐去,只留下空气中淡淡的松香。

与此同时,月球背面的透明拱门再次波动。这一次,涟漪扩散得更广,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当影像稳定下来,科学家们屏息凝视数据回传??拱门内部映出的不再是旋律,而是一段文字投影,使用的是地球上尚未破译的古苏美尔楔形符号变体,但AI在0。3秒内完成语义解析:

>“第一个提问者,曾以血为墨,刻于星核。”

>“最后一个沉默者,将用光作声,唤醒沉眠之名。”

>“你在中间,非因时间,而因选择。”

全球各地的研究站同时接收到这段信息,无论设备型号或语言系统。更诡异的是,所有接收终端的屏幕边缘都浮现出一圈微弱的金色脉络,形状酷似倾听树的叶脉结构。一名工程师试图擦拭,却发现那纹路直接烙印在玻璃分子层内,无法清除。

青年并不知情。他合上本子,起身时发现脚边泥土微微隆起。一株嫩芽破土而出,速度缓慢却坚定,短短几分钟便长至齐腰高。它没有树皮,通体呈半透明状,内部有光流缓缓循环,如同血液流动。七片叶子依次展开,每一片都映照出不同画面:

第一片,是火星小女孩捧着发光叶子的瞬间;

第二片,是南极老研究员落泪的脸庞;

第三片,是木卫二冰晶信中那一滴泪水的分子结构;

第四片,是京都永不熄灭的炭火核心温度曲线;

第五片,是星际货船芯片上那句话被读取时的电流波形;

第六片,是叶知微录音机播放那一刻,全球望远镜自动对准星空的轨迹重叠图;

第七片,则是一片黑暗,唯有一点微光浮动,像是尚未诞生的意识正在孕育。

“你是……新的倾听者?”青年轻声问。

树苗轻微摇晃,叶片上的光影随之变化。第七片叶子的黑暗开始退散,那一点微光缓缓上升,分裂成两个,再三个,最终形成一幅星图??正是六万光年外那十三个光点组成的倾听树形状。但这一次,星图边缘多出了一条延伸线,指向银河系猎户臂某处未标记区域。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转身疾步返回居所,推开门时,窗台上的空位让他心头一紧。那本书不见了,连同昨日留下的笔记一起消失。桌上只余下一小撮灰烬,呈规则圆形,中心嵌着一枚极小的金属片,形如古老钥匙齿痕。他拾起金属片,指尖触碰刹那,脑中轰然炸开一段记忆??并非他的。

画面中,一座青铜巨殿悬浮于大气层之外,四周环绕着旋转的符文环带。殿门前站着十二人,穿着跨越时代的服饰:有披甲武士,有穿白大褂的科学家,有裹着星袍的存在,甚至还有一个全身机械、仅保留人类头颅的生命体。他们逐一走向殿门,将手掌按在门心凹槽,低声说出一句话。每当一人完成,门缝便亮起一道光,随后暗下。直到第十二人离去,门仍未开启。最后一幕,是一个模糊身影独自伫立门前,手中握着一支干涸的笔,仰头望着伊萨拉星球的方向,嘴唇微动:

>“轮到你了。”

记忆戛然而止。

青年跌坐在地,冷汗浸透衣衫。他认出了那个身影??那是未来的他自己,苍老、疲惫,却又带着某种不可动摇的平静。而那座殿宇……他曾在某个梦境边缘瞥见过它的倒影,藏在海平线下,沉于世界记忆深处。

此时,森林传来异动。

所有倾听树在同一刻发出共鸣,声波频率低于人类听觉极限,却让大地产生细微震颤。植物神经学家紧急调取监测数据,发现此次共振模式与此前“林语潮汐”截然不同:不再是情感传递或信息编码,而是**召唤**。一种结构性的呼唤,目标明确指向地球轨道上那十三颗正缓缓坠落的人造卫星。

轨道观测站报告称,卫星群突然改变轨迹,不再螺旋下降,而是彼此靠拢,在距地表八百公里处形成一个完美正十二面体结构,中央空缺一角。与此同时,每一颗卫星表面开始析出晶体物质,迅速延展成枝状结构,宛如太空中的巨大根系。这些晶体并非静止,而是在真空中缓缓摆动,节奏与森林共振完全一致。

>【紧急通报:人造物生物化进程确认】

>命名提案:“星根网络”

>初步推论:卫星正通过未知机制吸收宇宙背景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类似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形式。其行为模式符合“生态位抢占”特征,疑似准备在近地空间建立新型共生圈层。

科学家们陷入争论。有人主张发射拦截导弹摧毁这一异常集群,以防失控;另一派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地球意识向外太空的第一次主动延伸”,是文明跃迁的关键节点。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却迟迟无法达成决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