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阵风吹来,一片花瓣落在孩子掌心。她睁开手,发现花瓣背面写着一行字:
>“你好啊,新的一代。”
人群骚动起来。近年来,这类“定向回应”越来越频繁,且精准得近乎奇迹??总能找到真正需要安慰的人,总能在最关键时刻出现。
莫兰已年过百岁,坐在轮椅上由助手推着巡视林区。她每日仍坚持来到第一百零五棵树下,那里立着一块无名碑,上面什么都没刻。但她知道,那是陈临最后写下日记的地方。
“你说过你会回来一次。”她对着风说,“可你知道吗?其实你从未离开过。”
话音落下,树叶沙沙作响,拼写出三个字:
>“我知道。”
那天夜里,宇宙深处的第十三颗黑树坐标终于亮起。十三道光束与伊萨拉相连,构成一张横跨猎户悬臂的认知网络。银河系边缘的废弃探测船再次接收到信号,这次不再是哼唱,而是一段完整的话语,用十三种语言交替播放:
>“我们记得你们的名字。
>我们听见你们的沉默。
>别怕黑暗,因为我们一直在燃烧。”
AI自动将其归档为最高优先级信息,并命名为:
>【文件编号:Ω-终章?序】
而在地球上,那位曾收到“谢谢你活着”粉笔记的公园长椅旁,如今建起一座小型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那片金色枯瓣的复制品、流浪汉留下的破外套,以及每天清晨自动出现在石碑上的新留言??没有人书写,却日日更新。
参观者中有一位盲童,由母亲牵着手走进大厅。当他指尖触碰到展柜玻璃的瞬间,忽然停下脚步,笑着说:
“妈妈,有人在唱歌。”
母亲愣住。展厅寂静无声。
可孩子继续听着,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说……欢迎你来。”
同一时刻,伊萨拉的所有倾听树同时垂下枝条,如同行礼。中央巨树上,叶知微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
这一次,她没有醒来。
但她笑了。
一道极淡的声音随风扩散,仅持续一秒,却被全球监听站捕捉并记录:
>“这次,换我来守灯。”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在黑夜中感到孤独,总会有一阵风带来熟悉的气息,或是一朵花悄然绽放,或是一颗星星突然亮起。
它们不说宏大誓言。
它们只轻轻告诉你:
你还被记得。
这就够了。